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天津市薊州四中九年級(下)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12/18 15: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 1.下列圖標中,與消防安全無關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2.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107引用:60難度:0.9
          • 3.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h2>

            組卷:88引用:3難度:0.8
          • 4.人類每年使用最多的金屬是(  )

            組卷:306引用:3難度:0.8
          • 5.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651引用:41難度:0.9
          • 6.對下列事實解釋不正確的是(  )
            選項 事實 解釋
            A 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漸減少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C 夏天自行車車胎容易爆裂 分子間隔變大
            D 水結成冰 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

            組卷:157引用:6難度:0.7
          • 7.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51引用:6難度:0.6
          • 8.如圖是硫原子和釤(Sm)元素的有關信息。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82引用:4難度:0.6

          六、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0分)

          • 25.如表是國家對“飲酒駕車”和“醉酒駕車”的界定標準。
             飲酒駕車  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醉酒駕車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白酒、紅酒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稱酒精C2H5OH),飲酒后酒精可進入人體血液中。
            (1)乙醇分子中碳、氫、氧各原子個數(shù)比為
             
            ,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
             
            ;
            (2)乙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結果精確到0.1%)。
            (3)飲酒會使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度興奮或麻痹抑制,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某人飲酒后駕車,被交警發(fā)現(xiàn),經(jīng)測定其每10mL血液中酒精含量為9.3mg,屬于
             
            駕車。

            組卷:318引用:7難度:0.3
          • 26.某水泥廠化驗室,為了測定某礦山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取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在燒杯中反應(假設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有關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反應前 反應后


            數(shù)
            據(jù)
            燒杯和稀鹽酸
            的質量
            石灰石樣品
            的質量
            燒杯和其中混
            合物的質量
            150g 12g 157.6g
            (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g。
            (2)求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組卷:1336引用:13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