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xué)年浙江省寧波市余姚中學(xué)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10/1 6:0:1
一、單選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3分,共39分)
-
1.如圖所示,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一列簡諧橫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圖為一正弦曲線,其波速為200m/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圖示時刻開始質(zhì)點a的加速度將增大 B.從圖示時刻開始,經(jīng)過0.01s,質(zhì)點a通過的路程為0.2m C.若該波傳播過程中遇到寬約4m的障礙物,不會發(fā)生明顯的衍射現(xiàn)象 D.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能發(fā)生穩(wěn)定的干涉現(xiàn)象,則另一列波頻率為50Hz 組卷:76引用:4難度:0.7 -
2.如圖所示,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懸掛在天花板上的O點,另一端系著質(zhì)量為m的小球,給小球一定的速度v,使之在水平面內(nèi)做周期為T的勻速圓周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運動半周的過程中,動量不變 B.小球運動半周的過程中,合力的沖量大小為2mv C.小球運動一周的過程中,重力的沖量為零 D.小球運動一周的過程中,拉力的沖量為零 組卷:391引用:7難度:0.8 -
3.一位質(zhì)量為m的運動員從下蹲狀態(tài)向上起跳,經(jīng)Δt時間,身體伸直并剛好離開地面,速度為v。對此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地面對運動員的彈力做功為 12mv2B.運動員所受合力的沖量大小為mv C.地面對運動員彈力的沖量大小為mv+mgΔt D.重力的沖量大小為mgΔt 組卷:124引用:2難度:0.5 -
4.如圖所示,在一條張緊的繩子上懸掛A、B、C三個單擺,擺長分別為L1、L2、L3,且L1<L2<L3,現(xiàn)將A拉起一較小角度后釋放,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對釋放A之后較短時間內(nèi)的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C的振幅比B的大 B.B和C的振幅相等 C.B的周期為2π L2gD.C的周期為2π L1g組卷:168引用:1難度:0.6 -
5.如圖所示為某彈簧振子在0~5s內(nèi)的振動圖象,由圖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第3s末振子的速度為負向的最大值 B.第2s末振子的速度為零,加速度為負向的最大值 C.t=1.5s時,振子的位移為 -42cmD.從第2s末到第3s末振子在做減速運動 組卷:141引用:2難度:0.8 -
6.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表面光滑、傾角為θ的斜面體A,斜面體質(zhì)量為M、底邊長為L,如圖所示。將一質(zhì)量為m,可視為質(zhì)點的光滑小球B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釋放,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小球B剛好滑到斜面底端,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B下滑的過程中A、B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B.小球B下滑的過程中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加速度為a=gsinθ C.小球B下滑到底端過程中斜面體向左滑動的距離為 MM+mLD.小球B下滑到底端過程中斜面體向左滑動的距離為 mM+mL組卷:143引用:3難度:0.5 -
7.一個小物塊拴在一個輕彈簧上,并將彈簧和小物塊豎直懸掛處于靜止狀態(tài),以此時小物塊所處位置為坐標原點O,以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建立Ox軸,如圖所示。先將小物塊豎直向上托起使彈簧處于原長,然后將小物塊由靜止釋放并開始計時,經(jīng)過
s,小物塊向下運動20cm第一次到達最低點,已知小物塊在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小物塊受到的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π10A.小物塊的振動方程為 (國際單位)x=0.1sin(10t+π2)B.小物塊的最大加速度為2g C.小物塊的最大速度為 m/s2D.小物塊在0~ s的時間內(nèi)所經(jīng)過的路程為85cm13π30組卷:134引用:4難度:0.5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8分)
-
21.如圖所示,一輕彈簧直立在水平地面上,輕質(zhì)彈簧兩端連接著物塊B和C,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mB=0.1kg,mC=0.3kg,開始時B、C均靜止。現(xiàn)將一個質(zhì)量為mA=0.1kg的物體A從B的正上方h=0.2m高度處由靜止釋放,A和B碰后立即粘在一起,經(jīng)t=0.1s到達最低點,之后在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物體C對地面的最小壓力恰好為零。已知彈簧的彈性勢能表達式
(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x為彈簧的形變量),彈簧在運動過程中始終在彈性限度范圍內(nèi),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Ep=12kx2
(1)物塊A、B碰后瞬間的速度大小;
(2)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及物塊C對地面的最大壓力。組卷:48引用:3難度:0.5 -
22.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AB長L=4m,其左右兩側(cè)為與傳送帶緊鄰的等高水平面。其中右側(cè)粗糙水平面長s=2m。甲乙兩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靜止在緊靠B點右側(cè)的水平面上,兩物塊間夾有一原長可以忽略的輕質(zhì)彈簧,開始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并鎖定。在C點右側(cè)有一半徑R=0.08m且與BC平滑連接的光滑豎直半圓弧軌道CEF,在圓弧的最高點F處有一固定擋板,物塊撞上擋板后會原速率反彈。已知兩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1=0.2,物塊乙與傳送帶右側(cè)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3,傳送帶以v=5m/s順時針傳動,g=10m/s2。
(1)若已知甲質(zhì)量m1=1kg,某一時刻彈簧解除鎖定,兩物體彈開后甲剛好能從A點離開傳送帶,求傳送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在第(1)問基礎(chǔ)上,若兩物體彈開后乙剛好可以到達F點,求彈簧的彈性勢能Ep0;
(3)若甲、乙質(zhì)量均為m=2kg,在彈簧解除鎖定并恢復(fù)至原長時立即取走甲物塊,乙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既不脫離軌道也不從A點離開傳送帶,求彈簧的彈性勢能Ep的取值范圍。組卷:188引用:2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