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2019)選修2《4.1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2023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8/4 8:0:9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生態足跡的內容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2.下列會增大生態足跡的措施是( ?。?br />①開車出行
            ②吃牛肉
            ③步行
            ④食用蔬菜

            組卷:0難度:0.8
          • 3.地球長時間所承載的最大人口數量有一定限度,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h2>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4.下列對人口增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2難度:0.8
          • 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是(  )

            組卷:9引用:6難度:0.7
          • 6.目前氣象預報中有“紫外線指數”的內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線傷害。造成地面紫外線照射增強的直接原因是(  )

            組卷:3難度:0.8

          一、選擇題

          • 17.現階段我國出現了大量“421型”家庭(4個老人+1對夫婦+1個孩子),近期政府出臺了“二孩政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44引用:2難度:0.5

          二、解答題

          • 18.生態足跡又稱為生態占用,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積;生態承載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例如,碳足跡是指扣除海洋對碳吸收之后,吸收化石燃料排放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積。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除化石燃料燃燒外,碳從生物群落進入無機環境的途徑還有
             

            (2)生態足跡越大,人類所需的資源越
             
            。生活方式不同,生態足跡的大小可能不同。人類可以適當改變膳食結構以減小生態足跡,若將動物(草食)性與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調整為1:2,則其生態足跡為原來的
             
            倍。(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數字)
            (3)科學家統計了從1961年到2014年間,全球生態足跡總量和生態承載力總量的變化情況,結果如圖所示。

            圖中“生態盈余”或“生態赤字”表示
             
            ,且從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由“生態盈余”轉為“生態赤字”。據圖判斷,“生態赤字”越來越大的依據是
             
            。
            (4)下列哪一舉措不利于使生態超載的地球減小“生態赤字”
             
            ?
            A.進行垃圾分類
            B.大力植樹造林
            C.工廠廢氣經凈化處理后排放
            D.沿海興建化工廠,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組卷:7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