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崔口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9/23 4:0:8
一、選擇題(每個2分,共50分)
-
1.我們吃花生時,剝去的最外的硬殼、捻去的紅顏色皮、暴露出來的兩個白顏色瓣分別是由( )發育而來的。
A.子房壁、珠被、受精卵 B.外果皮、內果皮、子葉 C.子房壁、種皮、胚 D.果皮、種皮、子葉 組卷:59引用:8難度:0.6 -
2.辣椒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果實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進食欲,于明代后期傳入中國。下列關于辣椒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整個辣椒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 B.一個辣椒果實中只有一個種子 C.辣椒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來 D.胚珠內的受精的中央細胞發育成胚乳 組卷:76引用:5難度:0.7 -
3.在如圖中形成一個具有2粒花生米的花生果實,需要的子房的數量、胚珠的數量、精子的數量分別是多少( )
A.1、1、1 B.1、2、1 C.1、2、4 D.1、2、2 組卷:76引用:8難度:0.5 -
4.水稻所結子實即稻谷,稻谷脫去穎殼后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大米的主要結構是( )
A.種皮 B.胚芽 C.胚乳 D.子葉 組卷:94引用:4難度:0.5 -
5.繪制概念圖有助于我們對生物學核心概念的理解,小欣學習了“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一節后繪制了如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是子房 B.大豆種子的營養物質貯存在⑤內 C.花生硬硬的外殼是由②發育而來的 D.花生油是從④中榨取的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6.恩格勒和勃蘭特于1897年在其巨著《植物自然分科志》中,將被子植物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下列關于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種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兩種植物種子的主要區別是有無胚乳 B.兩種植物種子均有種皮和胚 C.兩種植物種子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 D.兩種植物的胚均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構成 組卷:18引用:3難度:0.5 -
7.“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等這些帶有灰色幽默的詞匯生動地展現了生活食品的價格急劇上漲在民眾和媒體中引起的情緒。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是由于開花時,天氣因素阻礙昆蟲外出活動,影響了傳粉 B.豆角的每一粒豆都是由一枚胚珠發育而成的一個種子 C.豆腐、豆漿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它們主要來自黃豆種子的胚乳 D.在結構層次上,西瓜子屬于種子,是由受精后的中央細胞發育而成的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8.如圖分別是桃花、桃果實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②中含有花粉,②和③組成雄蕊 B.桃花的主要結構是a和b,屬于兩性花 C.⑦果肉是由⑥發育而來 D.桃樹的受精方式為雙受精 組卷:289引用:12難度:0.5 -
9.“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春天有著百種好,有時也有小煩惱。當天空中飄滿了柳絮,小明上網查了資料:“柳樹亦為雌雄異株,先花后葉或花葉同時開放,花期3-4月,果期4-5月,葇荑花序直立,蒴果2至4裂,種子細小,基部有白色絲毛呈絮狀。”你想知道柳絮是什么?它是依靠什么傳播的嗎?柳絮的傳播有什么意義?關于以上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柳絮是花,它依靠風傳播,傳播是為了傳粉 B.柳絮是種子,它依靠風傳播,傳播是為了擴大分布范圍,利于繁衍 C.柳絮是果實,它靠風傳播,傳播是為了擴大分布范圍,利于繁衍 D.柳絮是苞片,它依靠風傳播,傳播是為了傳粉 組卷:80引用:5難度:0.5 -
10.如圖為“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解剖玉米種子時,要沿著圖甲中的a線切開 B.圖乙中1胚乳由受精卵發育而成 C.圖乙中的1和圖丙中的9中都貯存著豐富的營養 D.圖丙中,菜豆種子由6、7、8、9四部分組成 組卷:11引用:4難度:0.5
二、識圖作答(每空1分,共50分)
-
30.下面是綠色植物的花、果實、種子和植株示意圖,請認真觀察各圖并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2]和[3]共同組成
(2)開花后,要結出果實和種子,還要經過
(3)丙圖中,最主要的結構是[
(4)丁圖中的7是由丙圖中的[
(5)某農科所在研究環境條件對種子壽命影響時,通過一系列實驗得出以圖曲線。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儲存種子時為了延長種子的壽命,我們應采取哪些措施組卷:90引用:5難度:0.4 -
31.小麥是我國北方地區的重要食物來源。如圖為小麥根尖的結構及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①②表示某些生理過程,a、b、c表示某些區域。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麥根尖的生長主要依賴
(2)③表示
(3)部分地區的農民常通過增加磷肥的施肥量來提高小麥產量,是否施磷肥越多小麥產量就越高呢?某科研人員對此進行了研究。表格呈現了實驗的一些數據。磷肥的施肥量(千克/公頃) 20 40 60 80 100 120 小麥對磷肥的吸收量(千克/公頃) 16.6 18.6 20.2 22.2 23.6 24.6 小麥的產量(噸/公頃) 4.1 4.3 4.7 5.2 5.2 5.2
(4)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組卷:2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