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東省德州市寧津實驗中學八年級(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29 17: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在對蜜蜂色覺的研究中,奧地利動物學家費里施懷疑“蜜蜂是色盲”這一說法,他認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顏色。這一步驟屬于科學探究基本環節的( )
A.提出問題 B.作出假設 C.制訂計劃 D.表達交流 組卷:401引用:55難度:0.5 -
2.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對光時使用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B.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目鏡 C.在載玻片上的字母“d”,在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p” D.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能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 組卷:46引用:17難度:0.9 -
3.下列有關生物圈和棲息地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下層、整個水圈、巖石圈的上層 B.不同的土壤類型、溫度、濕度等因素決定棲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C.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有生物生存 D.棲息地的破壞或喪失是威脅生物生存的關鍵因素 組卷:42引用:6難度:0.6 -
4.如圖是制作臨時裝片的四個步驟,這四個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組卷:349引用:20難度:0.7 -
5.某同學參加實驗技能測試中,觀察到了如圖所示的葉片橫切面結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B.③是植物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 C.葉片的基本結構包括表皮、②和③三部分 D.多數植物的⑤主要分布在葉片的④上 組卷:435引用:49難度:0.7 -
6.如圖表示植物細胞分裂和分化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細胞都具有分裂能力 B.①到②的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 C.④⑤與①細胞中的染色體數量不同 D.細胞分化增加了細胞的數量 組卷:329引用:51難度:0.9 -
7.如圖是綠色開花植物的某些生理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表示根對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 B.b表示水分由導管從低往高運輸,動力主要來自蒸騰作用 C.c表示水分的散失,“門戶”是氣孔 D.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途徑是:大氣→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莖葉→大氣 組卷:460引用:45難度:0.9 -
8.莘縣香瓜聞名全國,為提高產量,果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舉的措施中,與光合作用無關的是( )
A.合理密植 B.提高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 C.增長光照時間 D.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溫度 組卷:284引用:38難度:0.9 -
9.如圖示人體結構層次(各結構不是按同一比例繪制).分析正確的是( )
A.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是①→②→③→④,不同的④組成人體 B.①是受精卵,在人體形成的場所是子宮,它通過不斷分裂形成③ C.皮膚、血液屬于②這一結構層次,都是由不同的③按一定次序構成 D.③有四種基本類型,其中1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4主要由神經元構成 組卷:297引用:20難度:0.9 -
10.如圖所示腎蕨、油松、葫蘆蘚、向日葵、玉米、海帶等植物,據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②④⑤屬于種子植物 B.通過孢子繁殖的植物是①③⑥ C.⑥的葉片只由一層細胞構成,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②和④相比,②的種子沒有果皮包被,④的種子有果皮包被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每空一分,共50分)
-
30.病毒、細菌和許多真菌“無影無蹤”,但又無處不在,人們對它們“愛恨交加”。請依據如圖所示的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圖。請回答問題:
(1)圖中屬于單細胞生物的有
(2)A生物與B、C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
(3)青霉素是一種抗生素,就是利用
(4)D生物與A、B、C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
(5)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將生物遺體、糞便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組卷:31引用:3難度:0.5 -
31.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上海世博會是第一個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會,也是第一個“無煙世博會”。
(1)一公頃樹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釋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氣,這是依靠植物的
(2)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響應“低碳”的生活方式?(說一例即可)組卷:20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