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四校聯考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29 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題2分;第13~16小題,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實驗材料的選擇與實驗目的相匹配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關于酶實驗的選材與實驗目的不相匹配的是( )
A.利用淀粉酶、蔗糖酶、淀粉和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 B.利用熒光素酶、熒光素、ATP、重金屬離子探究重金屬對酶活性的影響 C.利用過氧化氫、新鮮豬肝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驗證酶的高效性 D.利用淀粉酶、淀粉、不同pH的緩沖液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組卷:11引用:6難度:0.6 -
2.據《周禮》記載酸菜又稱為“菹”,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解釋道:“菹,阻也,生釀之,遂使阻于寒溫之間,不得爛也?!边@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保藏蔬菜使其不壞的一種方法——腌藏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生釀之”指的是將新鮮的蔬菜和合適的材料,制作成酸菜 B.“遂使阻于寒溫之間”保持適宜溫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發酵 C.食鹽用量過低、腌制時間過短,容易造成某些細菌大量繁殖 D.發酵過程中適量氧氣和產酸的環境,有助于酸菜“不得爛也” 組卷:14難度:0.8 -
3.細胞會經歷生長、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歷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減數分裂保證了遺傳信息在親代和子代細胞中的一致性 B.正常情況下,細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 C.細胞分化和癌變過程中均會發生形態和結構的變化 D.組蛋白修飾、DNA 甲基化等變化,也能引起癌癥的發生 組卷:26難度:0.7 -
4.下列有關生命科學發展過程中重要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A.羅伯特森利用電鏡觀察到細胞膜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構成的動態結構 B.魏斯曼通過顯微鏡以蝗蟲細胞為實驗材料最早觀察到了減數分裂過程 C.摩爾根利用F1紅眼雌蠅×白眼雄蠅驗證控制眼色基因在X染色體上的假說 D.卡爾文與魯賓和卡門分別利用同位素的不同性質對光合作用中物質的轉化進行研究 組卷:7引用:4難度:0.7 -
5.如圖表示在自然條件下,甲、乙兩種植物的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A.連續的陰雨天氣,生長受影響更大的是甲植物 B.bc段,限制甲、乙兩種植物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不同 C.d點時,甲,乙兩種植物在單位時間內的CO2固定量相等 D.若提高外界環境的CO2濃度。則a、b兩點都可能向左移動 組卷:55難度:0.7 -
6.如圖所示為某基因表達的過程示意圖,①~⑦代表不同的結構或物質,Ⅰ和Ⅱ代表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Ⅰ中的③表示為RNA聚合酶,①鏈的左末端為3′-端 B.過程Ⅱ中RNA結合多個⑤,利于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 C.除堿基T和U不同外,②④鏈的堿基排列順序相同 D.該圖示可以表示人的垂體細胞中生長激素基因表達的過程 組卷:20難度:0.6 -
7.考古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現存動物門類和已滅絕的生物,都突然出現在寒武紀地層,而更古老的地層中卻沒有其祖先的化石被發現。澄江生物群是我國保存完整的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近期英國《系統古生物學》報道了赫德蝦類奇蝦在澄江生物群中的首次發現,共計六種,包括至少兩個新種,這表明大型肉食型奇蝦類動物在寒武紀早期已經高度多樣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澄江生物群對漸變式進化理論提出了挑戰 B.赫德蝦類奇蝦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的出現 C.澄江生物群不同生物間的共同進化就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D.奇蝦高度多樣化表明寒武紀生物界有較復雜的食物網 組卷:47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
20.在栽培某種農作物(2n=42)的過程中,有時會發現單體植株(2n-1)。
(1)單體植株的形成是因為正常親代中的一方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2)單體植株在減數分裂Ⅰ時能形成
(3)現有兩種類型的(2n+1)該作物,即6號或10號三體。三體植株減數分裂時產生的染色體數異常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已知該作物抗?。˙)對感?。╞)為顯性,但不知該對等位基因到底是位于6號還是10號染色體上。現以純合抗病普通植株(BB)為父本,與三體感病植株(母本)雜交,從F1中選出三體植株作為父本,分別與感病普通植株(bb)進行雜交,其過程及結果如下。三體感病母體 6號 10號 F2 抗病 325 402 感病 317 793
①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體染色體上,則親本甲的基因型是bbb,F1三體乙產生的花粉種類及比例為B:b:Bb:bb=
②綜上分析,依據表中實驗結果可知,等位基因(B、b)應位于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21.白洋淀水底的污泥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重金屬污染的重要原因,對白洋淀進行生態修復,不僅要清除底泥,還要對底泥中重金屬進行凈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水體富營養化是由于水體中N、P等營養物質富集,引起藍細菌、綠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而導致水質污染,藍細菌在生長過程中能產生毒素,抑制其他藻類植物的生長,從而在群落演替過程中成為
(2)鎘(Cd)是白洋淀中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鎘可通過
三種沉水植物Cd的富集系數和遷移系數沉水植物 富集系數 遷移系數 地上部 根部 黑藻 0.33±0.02 0.41±0.01 0.79±0.11 狐尾藻 0.05±0.01 0.14±0.02 0.34±0.01 菹草 0.21±0.04 1.01±0.12 0.21±0.01
①三種植物中對Cd的耐受能力最強的是
②科研人員最終認為黑藻是最適合修復白洋淀Cd污染水體的沉水植物,他們做出這樣判斷的依據是
(3)利用黑藻修復白洋淀Cd污染水體的過程中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藍細菌和綠藻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下的光照強度很弱,影響了沉水植物的擴張或恢復。科研人員嘗試利用白蝦改善水體光照條件,經研究發現向白洋淀中投放白蝦也能起到治理水體富營養化和生態修復的作用,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應考慮的因素有組卷:10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