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同祥學校六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

          • 1.下列四大洋中,亞洲沒有瀕臨的是(  )

            組卷:44引用:3難度:0.7
          • 2.亞洲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洋的原因是(  )

            組卷:456引用:199難度:0.5
          • 3.亞洲就半球位置而言,大部分位于地球的(  )

            組卷:54引用:14難度:0.9
          • 4.亞洲大部分地區所處的溫度帶是(  )

            組卷:27引用:3難度:0.5
          •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組卷:59引用:135難度:0.9
          • 6.下列重要的經緯線,沒有穿過亞洲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7.人們按方位把亞洲分為6個地區,其中中國位于哪個地區(  )

            組卷:104引用:163難度:0.9
          • 8.亞洲北部的河流主要流入(  )

            組卷:25引用:1難度:0.9
          • 9.小明暑假計劃到南亞旅游,他會看到生活在南亞的居民的主食是(  )

            組卷:17引用:4難度:0.7
          • 10.亞洲地域遼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主要依據是(  )
            ①跨緯度最廣
            ②跨經度最廣
            ③周圍被大面積海洋包圍
            ④東西距離最長

            組卷:28引用:2難度:0.6
          • 11.北回歸線穿過的亞洲地區中,沒有的氣候類型為(  )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12.“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頭”,那么這座“山”是指(  )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13.日本主要的經濟模式是(  )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14.從緯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15.日本與中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下列事物中沒有中國烙印的是(  )

            組卷:34引用:1難度:0.9

          二、讀圖題(每空1分,共10分)

          • 46.亞洲是我們的“家”,對自己的“家”你熟悉多少?讀如圖,回答問題。

            (1)與亞洲西部相鄰的大洲是
             
            ;與亞洲西南部相鄰的大洲是
             

            (2)亞洲南部的河流恒河、印度河注入D
             
            洋,我國境內的長江、黃河注入B
             
            洋。
            (3)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的綜合影響,亞洲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和
             
            顯著的特點。

            組卷:6引用:1難度:0.4
          • 47.讀“東南亞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東南亞地處亞洲與
             
            (大洲)、①
             
            (大洋)與②
             
            (大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2)位于⑥
             
            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
             
            (海峽),是歐洲、非洲與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