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布:2024/12/14 3:30:2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21年11月,河南衛視與某站聯合制作了一檔舞蹈類綜藝節目《舞千年》,陸續推出了《相和歌》《孔子》《火》《扶搖直上》《關公)等舞蹈節目,憑借精良的制作與創新的形式,節目一時備受好評。與此同時,迪奧公司在上海舉辦了《迪奧與藝術》的展覽,攝影家陳漫的《驕傲的矜持》成為爭議的焦點。照片中一位女模特戴著清朝頭飾,頭發油膩,妝容暗黑,手指戴著慈禧式的長護甲,這幅作品迎合了西方中心論視角下對中國女性的刻板印象,因而引起網友的不滿。兩起文化事件,影響截然相反。在看與被看、凝視與被凝視之間,是什么力量定義了我們的審美文化?
                  審美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反映著日常生活領域審美與文化消費之間的互滲狀況。文化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因此,審美文化的建構、流變往往與社會格局的變動相關,它是多重合力作用的結果。
                  關于審美文化的定義權,一言以蔽之,就是指是誰決定性地界定了審美文化的性質,主導了審美文化的標準和方向,這個問題必須放入歷史與當下的坐標中考量。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西學日熾,西方文化隨列強入侵與國內洋務運動而流入中國。1884年,上海《點石齋畫報》創刊,它是中西文化交匯互通的縮影,西方社會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場景不再只是書中的文字敘述,而轉化為直觀的視覺呈現:如對西方“熱氣球”實驗、摩天大樓、消火隊的“西洋鏡”等的報道,在當時可謂令人大開眼界。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成立,以西方民主與科學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興起,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造成了持續且深入的社會及審美文化的影響。
                  商業資本是形塑審美文化的重要因素,鴉片戰爭以后,商業與貿易的繁榮加速了現代都市空間的形成,西方審美文化也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主導話語形態。資本市場左右著市民與知識階層的日常生活。從晚清到中華民國,中國的審美文化呈現出傳統審美式微、西式審美逐漸成為精英文化的趨勢。但也應該看到,審美文化是復雜力量作用的結果,對于不同社會群體,審美文化的表征是迥異的。
                  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引導是造就審美文化的關鍵力量,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初級建設階段,政治、經濟、文化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審美文化也趨向于單一。1980年以來,隨著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中國走上了經濟騰飛的道路,物質財富急速聚集,社會文化也開始走向多元化。一方面,在中國走向市場化與全球化的過程中,審美文化也形成了新的形態:內與外的聯動、中與西的融合建構起一幅多彩的文化圖景。另一方面,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始終都是不斷博弈的過程,審美文化的定義權也滲透著各種權力的較量。
                  如何走出西方中心論與西方文化霸權對中國文化的“他者”定義,并在開放多元的格局中樹立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創造具有深刻普世性的文化形態,是當代中國審美文化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全球化趨勢日益加深的當今社會,“現代性”不言自明地成為審美文化的標準,它表征在審美文化的民主化、大眾化、多元化、消費性等諸多方面。
                  在消費主義語境下,我們進入了文化批量生產與機械復制的時代,審美文化也早已被納入生產與消費的環節,具有符號化、狂歡化的特征。面對審美文化的蕪雜面貌,我們必須保持批判性的審慎態度,適時適度地對文化資本進行彈性調控,在開放、多元、寬容的格局中形塑屬于中國的“現代性”審美文化。
            (摘編自蔣成浩《觀看之道:誰定義了我們的審美文化?》)      材料二:
                  青年群體的審美態度、審美標準和審美理想反映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審美趣味與審美需要,映照著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發展進步的程度。網絡時代的青年審美異化現象已敲響警鐘,如何消解異化審美,重塑青年審美價值?
                  營造主流審美文化引領的社會氛圍。一要積極發揮主流媒體的網絡審美治理功能,宣揚向上、向善的審美文化,彰顯主流審美價值;二要重視家庭審美文化對青年審美理想和審美人格的塑造作用,做好社會宣傳,以家庭為單位提高社會成員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讓家庭成為網絡審美文化治理的堅實后盾;三要持續完善網絡空間道德法制建設,建立健全互聯網精神文明建設的法規制度,強化媒體企業和網絡媒體從業者的道德約束和社會責任感,讓“歧賞”和“羞辱的奇觀”不再消費新時代的審美文化主體;四要形成網絡監管機制,管控制裁惡意傳播三俗文化的媒體平臺、App、門戶網站,凈化網絡生態,為青年群體形成正確審美價值觀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鼓勵和引導青年審美素養的自我提升。首先,鼓勵青年群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關注個人審美人格和審美素養的提升,在新媒體同質化之風襲來時提升自我意識,拒絕網絡跟風,積極參與健康的審美實踐活動,積累審美感性經驗,促進個體與審美之間的交流對話。其次,引導青年自覺抵制審美經濟發展的誘惑,主動識別被市場娛樂化、淺層化、商業化的審美活動,拒絕接受各類另類審美內容,抵制低俗惡劣的審美趣味,投身于真正的審美文化潮流中,堅決反對審美的過度消費行為和獵奇化、世俗化傾向。最后,鼓勵青年積極參與文化審美產品創作,培養審美創造力,發揮審美想象力,傳承優秀審美文化,在原有文化精華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對優秀文創作品給予推廣宣傳和資金支持,在廣大青年自覺、自愿、自主發力于中華審美文明延續的進程中消解審美異化。
            (摘編自張治夏《警惕網絡時代的青年審美異化問題》)(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從晚清到中華民國,隨著現代都市空間的形成,審美文化呈現出傳統審美式微、西式審美逐漸成為精英文化的趨勢。
            B.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引導是造就審美文化的關鍵力量,它決定性地界定了審美文化的性質,主導了審美文化的標準和方向。
            C.在消費主義語境下,審美文化具有符號化、狂歡化的特征,我們必須保持批判性的審慎態度去面對審美文化的蕪雜面貌。
            D.只要積極發揮主流媒體的網絡審美治理功能,宣揚向上、向善的審美文化,就能夠營造主流審美文化引領的社會氛圍。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舞千年》與《驕傲的矜持》體現了不同的審美文化,前者反映了具有中國元素的“古風”審美文化,后者迎合了西方審美文化。
            B.近現代以來中國的審美文化經歷鴉片戰爭、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四個歷史節點,每個階段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標識。
            C.在社會主義初級建設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等方而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審美文化也趨向單一,這是商業資本作用的結果。
            D.鼓勵青年積極參與文化審美產品創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并推陳出新,是鼓勵和引導青年審美素養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徑。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適合用來支撐“營造主流審美文化引領的社會氛圍”觀點的一項是
             

            A.著名編劇汪海林,怒批娛樂圈空有顏值、娘里娘氣的小鮮肉,認為他們影響甚至是威脅到了社會的審美安全。
            B.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用好政策和財政“工具箱”,立足精品創作“北京模式”,啟動了“1260”網絡文藝精品創作工程。
            C.王新教授的《給孩子的七堂藝術課:詩畫融通的美育之道》堪稱家庭美育的良方,主張家長、孩子共建審美金字塔。
            D.教材部積極推動教材插圖問題整改,并如期完成插圖的重繪工作,以清新雅正、簡潔大方的插圖向學生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4)請結合材料一內容,給“審美文化”下一個簡要定義。
            (5)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當前應如何構建屬于中國的“現代性”的審美文化。

            組卷:2引用:1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鬃馬
            賀敬濤
                  壯碩緊實的肌肉如同雕刻般凸起,油亮血紅的毛發像披了鮮紅的毯子,高高揚起的鬃毛迎風飄動,粗大的鼻孔猛烈地噴著白氣,由于連續地奔跑,滲出的汗水閃耀著紅光,像是在流血。
                  這是一匹純正的蒙古紅鬃馬。
                  紅鬃馬兀立在隊列中間,對面烏壓壓排列著一個日本騎兵中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此刻,凜冽的寒風像一頭發怒的野獸,橫沖直撞,滌蕩著山野,在這荒涼的山谷里,嗚咽嘶鳴,鵝毛般的雪花迎面撲來,拍在臉上沙沙地疼。
                  紅鬃馬擺動了一下頭,兩邊是十四匹八路軍騎兵團的戰馬,“火車頭”“黑駿馬”“青花梨”……高揚著頭,噴著白氣,躁動著,不停地用前蹄刨著腳下的積雪。
                  紅鬃馬背上威然端坐著楊班長,灰布軍裝整齊地扎進皮帶里,烏亮的馬槍背在身后,細長的馬刀筆直地立在右側,刀背輕薄,刀刃鋒利異常。他目光如炬,充滿殺氣,左手輕撫著紅鬃,像每次大戰之前一樣。此時,風雪戛然而止。
            “老楊同志,這次你的任務,是帶領你的騎兵班引開敵人,掩護大部隊轉移,敵人是一個中隊的日本騎兵!”騎兵團周團長臉色鐵青,眼睛盯著楊班長,“有問題嗎?”
            “沒問題,保證完成任務!”楊班長挺直了身板,后腳跟猛地一磕,舉手行了個軍禮。
                  走出團部,紅鬃馬正靜立在那兒,高揚著頭,目視前方,仿佛一百年、一千年,就那樣立著,像一尊雕像,左腿上一道五厘米的傷疤分外搶眼,那是與日本騎兵激戰時掛的彩。
            “兄弟,一個中隊,交給你了!”楊班長伏在馬耳邊交代完,像蚱蜢一樣飛身上馬,一抖馬韁,紅鬃馬一聲長嘯,飛馳而去。
            “唰!”那是向前揮動馬刀的聲音。
            “騎兵團,沖鋒!”楊班長的聲音炸雷般響起。
                  戰士們高舉著馬刀,十五匹戰馬像一股巨大的旋風,向小野中隊沖去。
                  狂風驟然猛烈,雪花打著旋地掃向前方,呼嘯聲、馬蹄聲、嘶鳴聲、馬刀碰擊聲與呻吟聲交織在一起,聲震山野。
                  空曠的開闊地上,紅鬃馬傲然與小野中隊對視,雪地上橫躺著十多具尸體和馬匹,一匹戰馬吃力地爬起來,又無力地躺在地上,脖子上的血汩汩地流了出來。
            “對面的騎兵聽著,不要做無謂的抵抗,放下馬刀,皇軍大大優待!”一名日本騎兵喊話。
            “騎兵團,沖鋒!”楊班長高亢的聲音再次響起。
                  折返時,只有紅鬃馬立在雪中,它左腿被馬刀刺中,鮮血順著腿注入雪中。楊班長左臂也被砍掉了,血流不停,右手的馬刀刀刃已卷了口,手哆嗦不止。
            “對面的騎兵戰士,小野中隊長敬你是一名真正的武士,只要放下馬刀,皇軍大大優待!”
                  風陡然增大,飛起的雪花飄在楊班長殘臂上,白色雪花瞬間變成了紅色羽片,楊班長回望一眼大部隊突圍方向,仰天大笑,高聲吶喊:“騎兵團,沖鋒!”一抖馬韁,沖向日本騎兵。
                  好大的白絹布哇,就鋪在身下,楊班長靜靜躺在白絹布上,右手舉著馬刀,斜著身子,嘴巴大張著像在嘶喊,一副沖鋒擊殺的姿勢,身邊,立著紅鬃馬。
                  一名日本騎兵端起槍。“八嘎!”被小野厲聲呵責制止。
                  紅鬃馬一低頭,銜起楊班長衣角,拖曳著向前挪動,一步、兩步……雪地上,徐徐鋪展開一匹鮮艷的紅帛。
                  雪花又飄了下來,像白色的蝴蝶在紅鬃馬面前起舞。
            “下馬!”曠野上響起小野的狂叫。日本兵齊刷刷地下了馬,士兵們開始在雪地上刨土,“咚、咚!”土太硬了,日本兵輪番刨著。
                  坑刨好了,日本兵抬起楊班長,輕輕放入土坑中,開始封土,紅鬃馬卻銜著楊班長衣角,半天不松口……
                  小野走到墳前,啪,雙腿并立,恭恭敬敬地彎腰行禮,身后,整個日本騎兵中隊默然肅立。
                  接下來,紅鬃馬的舉動,令小野一行驚呆了!
                  只見紅鬃馬繞墳一周,猛然臥倒,頭深深地偎依在墳土上,眼眶里流出淚水,許久,它站起身,回頭看了一眼覆滿雪花的墳塋,徑自踉踉蹌蹌往遠方走去……枯樹,原野,大山,白雪,正前方就是百丈懸崖。風雪猛然增大,風,嘶鳴著,一陣猛過一陣,雪,重重拍在馬背上,紅鬃馬吃力地抖擻起身形——那是一匹多么健美的駿馬呀,壯碩緊實的肌肉如同雕刻般凸起,油亮血紅的毛發像披了鮮紅的毯子,高高揚起的鬃毛迎風飄動,粗大的鼻孔猛烈地噴著白氣……
                  紅鬃馬長嘯一聲,用盡氣力緊走幾步,迎著風雪,縱身跳下懸崖……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從紅鬃馬非凡的外部形象人手,在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的同時,為下文紅鬃馬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做鋪墊。
            B.雖然楊班長率騎兵班以少戰多,但他們毫不畏懼,三次“騎兵團,沖鋒!”之語彰顯了戰士們的英勇奮戰精神。
            C.雖然楊班長奮力拼殺的行為失敗,沒有完成周團長交代的任務,但贏得了敵人尊重,令整個日本騎兵中隊肅立致敬。
            D.紅鬃馬和楊班長的形象很鮮明,二者有著許多相通之處,互相映襯,渾然融于一體,讀后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2)關于小說中紅鬃馬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鬃馬的命名主要是因其有油亮血紅的毛發和連續奔跑后滲出的汗水會閃耀著紅光。
            B.“紅鬃馬傲然與小野中隊對視”運用夸張手法,明寫紅鬃馬,暗寫楊班長的無畏精神。
            C.小說中多次寫紅鬃馬銜著楊班長衣角的情形,突出了紅鬃馬與楊班長之間的深厚情誼。
            D.小說結尾描寫紅鬃馬縱身跳下懸崖的情景,催人淚下,增添了小說悲壯色彩。
            (3)小說中多次寫到了“雪”,請簡要分析其作用。
            (4)小說的寫作富有特色,請結合小說從敘事主體、節奏、手法角度簡要分析。

            組卷:9引用:4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南濕北干、南米北面,南北差異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這,就不得不說起一條著名的“線”——“秦嶺—淮河”線。
                  要確定一條地理界線并不簡單。那么,①          ?這里主要有三個指標。第一個是降水量,通過對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析發現,“秦嶺—淮河”線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重合,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指標。第二個是溫度,“秦嶺—淮河”線也基本上是我國1月份零攝氏度等溫線,零度等溫線的意義決定了河流冬季是否結冰,“秦嶺—淮河”以南區域1月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上,②         ,而在“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低于零攝氏度,河流冬季一般結冰。第三個是植被,“秦嶺—淮河”以南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北則是溫帶落葉闊葉林,這也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指標。通過以上三個主要指標,才能基本確定“秦嶺—淮河”線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
                  那么,“秦嶺—淮河”線能劃出一條非常精細的界線嗎?這個問題已經被討論了多年,目前也沒有統一的認識。為什么呢?這是由于秦嶺山系南北跨度超過100公里,地形非常復雜,因此不管綜合什么指標,③          。或許,稱之為“南北過渡帶”更為準確。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惠,也很規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來,后來,——你知道么?
            B.上頭又沒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運了。
            C.我沒有做出什么事來該得到這樣的譏誚——剛好相反,我的舉動素來在各方面都稱得起是正人君子。
            D.非常榮幸在這里接受今年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這一生物醫學領域最負盛名的獎項。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組卷:5引用:5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位喜歡觀察的老司機,開著開著有了“發現”:我開了20年汽車,路越建越好,越來越寬,車子越來越好,開得越來越快。但是,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能看到什么呢?綠化帶、隔離樁、路牌、交警、收費站;綠化帶、隔離樁、路牌、交警、收費站……再來一遍,再來一遍,沒完沒了,開著開著就要犯困。奇怪得很,我現在有時反而懷念以前的鄉村公路了,雖然彎彎曲曲,坑坑洼洼,開車時速度慢,需要人注意觀察,但是有好多新鮮事,有味兒啊!
                  人們在獲得一些新的東西時,也有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請結合老司機的感受,就“得”與“失”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與感悟。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3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