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

          • 1.加點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2.閱讀下面兩選段,完成問題。
            [甲]??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老舍《濟南的冬天》)[乙]??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兩選段寫景各具特色:甲放眼于“山”,聚焦“山上、①
             
            、②
             
            、山腰”幾個部位,層次分明;乙運用了“不必說……;也不必說……。     ③
             
             ……”的句式,內容豐富,井然有序。
            (2)結合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沒有使用“比喻”修辭的一項是
             

            A.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B.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C.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
            D.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組卷:4引用:3難度:0.5
          • 3.下面句子表述的內容,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理解。

          • 9.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
            接母親過冬
            陳慶立
            ??國慶節過后,北方很快就冷了起來。每年這個時候,我都一邊收拾房間,一邊去家政公司請保姆,做好迎接母親的準備——多年來漸漸成了習慣,樂此不疲。
            ??自從18年前父親過世,母親就跟著我妹妹住在山東梁山的鄉下,但到了冬天,她會逆候鳥而行,北上過冬。如果晚接幾天,她就會帶著期待的語氣在電話里問我:“什么時候來接我?”冬去春來,天氣暖和起來,她又嚷著返回鄉下,如此年復一年。
            ??當年我在北京找媳婦,最擔心的就是不接納母親,沒想到婆媳關系特別和諧。久而久之,母親和我們這個三口小家融合得越發緊密,一起去旅游、見朋友、看展覽。只要適合她去的地方,我們就會帶上母親。
            ??母親的牙掉光了,一起外出吃飯時,我會帶把餐用的剪刀,把飯菜夾到碗里剪碎。北京前門有家東來順火鍋店,涮肉比較細嫩,我試過不用嚼也能吞咽,就常用輪椅推著她去吃。近幾年,在家里做飯,燉和煮的食物越來越多,炒菜也總是炒得軟爛,目的是益于母親消化和吸收。
            ??母親最愛看我包餃子。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就開始切菜、調餡、和面、搟皮、包餃子。母親看一眼電視,再看一眼我,跟我們有說有笑。雖然她聽力不好,但總是很樂意分享她從電視畫面中“悟”出的情節,于是我們一家人聽著戲里戲外兩個版本的故事,不時被逗得哈哈大笑。待看節目困倦了,我會端上煮好的餃子,盡管母親吃不了幾個,但我心里是那么甜蜜,全家團圓,這正是年的味道。
            ??隨著時光推移,母親年紀越來越大,來北京先是單手拄拐,后是雙手拄拐,再后來是坐著輪椅來。近兩年上床下床、上車下車,包括坐輪椅,都需要我們抱了,行動越來越不便。有時我在隔壁房間與朋友喝茶聊天,她聽到動靜后會慢慢挪動著走過來,同我們一塊兒喝。再后來,我干脆把茶桌設在她的房間,來了親戚朋友就和她一起品茶。母親很是興奮,有時還端起茶杯微笑著跟人碰杯。
            ??這兩年,母親突然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新的預期,每當有人問她年齡多大了,她便會伸出一個手指頭說:“100啦!快100啦!”有時來了客人,她也會主動提起這個話題:“你知道我多大了嗎?我快100啦!我都100歲啦!”說話時她的眼睛很亮,充滿自信。
            ??為了讓母親起居方便,我們把她睡的床、坐的椅子、用的馬桶,都調整成40厘米高。這幾年,接她來北京,東西總是能塞滿一車,不但要帶著平時睡的床、輪椅、坐便椅、沐浴凳,還有換季的被褥、衣服、日常用品。我也會提前給她打掃好房間,騰空衣柜,做好各種準備,年復一年,好不熱鬧。慢慢地,我適應了這種生活節奏,每年開著商務車,迎一次送一次。五百公里的路不算短,開上七八個小時是常事,然而母親總是興致很高,車行一路,我們聊一路。
            ??這個冬天,我又一次早早地將母親接到北京,共同迎接又一個春天的來臨。
            ——節選自《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05日 15版)(有刪改)(1)文章質樸無華,感情細膩,根據文本內容和下面的提示,再續寫兩句話,展示你的閱讀理解。
            文章一“接”字脈絡分明,一“情”字情深意濃。情在“接母親過冬”的氛圍中,情在“接母親過冬”的習慣中,情在“接母親過冬”的
             
            ,情在“接母親過冬”的
             
            ,情在“接母親過冬”、和母親一起品茶的快樂中,情在“接母親過冬”的許多年的堅持中……
            (2)劃線句子兩次寫到母親說自己“100啦”,從這一細節,你讀出了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品味下面兩句話,品析“盼”和“熬”共同表達天下兒女怎樣的情感?
            ①這個冬天,我又一次早早地將母親接到了北京,共又一個春天的來臨。(本文)
            ②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過了一個嚴冬。(莫懷戚《散步》)

            組卷:41引用:2難度:0.5

          三、作文。

          • 10.請以“那_____的一刻”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寫事的文章。
            要求:
            (1)把標題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組卷: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