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北京八中高三(上)期中化學練習試卷

          發布:2024/10/10 6:0:3

          本部分共14題,每小題3分,共42分.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中國“天宮”空間站使用了很多高新技術材料.下列對涉及材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86引用:5難度:0.5
          • 2.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

            組卷:86引用:5難度:0.6
          • 3.下列事實不能直接從原子結構角度解釋的是(  )

            組卷:106引用:8難度:0.7
          • 4.室溫下,t1時刻向兩個盛有50mL蒸餾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①1gCaCO3、②1g蔗糖,攪拌,最終分別得到懸濁液和澄清溶液,溶解過程中分散系的導電能力變化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組卷:112引用:2難度:0.7
          • 5.下列與事實對應的化學用語不正確的是(  )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6.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解釋或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解釋或結論
            A 向某補血口服液中滴加幾滴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該補血口服液中一定含有Fe2+
            B 用蒸餾水溶解CuCl2固體,并繼續加水稀釋 溶液由綠色逐漸變為藍色 [CuCl4]2-+4H2O?[Cu(H2O)4]2++4Cl-
            正向移動
            C 將25℃0.1mol?L-1Na2SO3溶液加熱到40℃,用傳感器監測溶液pH變化 溶液的pH逐漸減小 溫度升高,Na2SO3水解平衡正向移動
            D 將銅與濃硫酸反應產生的氣體通入BaCl2溶液中 產生白色沉淀 該氣體中一定含有SO2

            組卷:77引用:6難度:0.5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58分)

          • 18.電化學還原CO2將其轉化為其它化學產品,是一種綜合利用CO2的好方法。

            已知:選擇性(S)和法拉第效率(FE)的定義:
            S(B)=
            n
            生成
            B
            所用的
            CO
            2
            陰極吸收的
            C
            O
            2
            ×100%
            FE(B)=
            n
            生成
            B
            所用的電子
            n
            通過電極的電子
            ×100%
            (1)堿性電化學還原CO2前,先在中性電解液中通電一段時間,pH及電流穩定后,再通CO2。在陰極區若CO2每得到1mol電子,同時H2O也會得到等物質的量的電子,且陰極區電解液的pH幾乎保持不變(忽略溶液體積變化)。
            ①補全陰極產生CH4的電極反應:
             
            CO2+
             
            +
             
             
            CH4+
             

            ②陰極附近因為發生反應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生成的
            CO
            2
            -
            3
            難以放電,降低了S(CH4)。結合上述信息,S(CH4)的理論最大值為
             

            ③結合化學用語分析陽極區產生CO2的原因是
             

            (2)控制pH=1、電解液中存在KCl時,電化學還原CO2過程中CH4(其他含碳產物未標出)和H2的法拉第效率變化如圖3所示。

            ①結合圖3的變化規律,推測KCl可能的作用是
             

            ②c(KCl)=3mol?L-1時,11.2L(已折合為標準狀況,下同)的CO2被完全吸收并還原為CH4和C2H4,分離H2后,將CH4和C2H4混合氣體通入如圖4所示裝置(反應完全),出口處收集到氣體6.72L,則FE(C2H4)為
             

            組卷:102引用:4難度:0.5
          • 19.某小組欲探究反應2Fe2++I2?2Fe3++2I-,完成如下實驗:
            資料:如圖1,AgI是黃色固體,不溶于稀硝酸。新制的AgI見光會少量分解。

            (1)Ⅰ、Ⅱ均未檢出Fe3+,檢驗Ⅱ中有無Fe3+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取少量Ⅱ中溶液,
             

            (2)Ⅲ中的黃色渾濁是
             

            (3)經檢驗,Ⅱ→Ⅲ的過程中產生了Fe3+
            ①對Fe3+產生的原因做出如下假設:
            假設a:空氣中存在O2,由于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可產生Fe3+
            假設b:溶液中Ag+具有氧化性,可產生Fe3+
            假設c:
             

            假設d:該條件下,I2溶液可將Fe2+氧化為Fe3+
            ②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a、b、c不是產生Fe3+的主要原因,假設d成立。Ⅱ→Ⅲ的過程中I2溶液氧化Fe2+的原因是
             

            (4)經檢驗,Ⅳ中灰黑色渾濁中含有AgI和Ag。
            ①驗證灰黑色渾濁含有Ag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取洗凈后的灰黑色固體,
             

            ②為探究Ⅲ→Ⅳ出現灰黑色渾濁的原因,完成了實驗1和實驗2。
            實驗1:向1mL0.1mol?L-1FeSO4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AgNO3溶液,開始時,溶液無明顯變化。幾分鐘后,出現大量灰黑色渾濁。反應過程中溫度幾乎無變化。測定溶液中Ag+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如圖2。
            實驗2:實驗開始時,先向試管中加入幾滴Fe2(SO43溶液,重復實驗1,實驗結果與實驗1相同。
            ⅰ.實驗1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ⅱ.Ⅳ中迅速出現灰黑色渾濁的可能的原因是
             

            組卷:99引用:9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