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浙江省紹興市九年級(下)月考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變化過程屬于生物進化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2.某植物單株年產數百粒種子,其中大部分被鳥所食,或因氣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長成成株,按達爾文的觀點,這一現象說明(  )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3.甲、乙、丙、丁是某條食物鏈上的四種生物,如圖表示他們的能量關系。若此食物鏈所在的生態系統受到重金屬汞污染,則這四種生物中體內含汞最多的是(  )

            組卷:27引用:1難度:0.5
          •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5.最初,地球外層的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沒有土壤。下列生物最早參與土壤形成的是(  )

            組卷:37引用:2難度:0.7
          • 6.在同一個草場,牛吃草長牛肉,羊吃草長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樣的食物卻表現出不同的性狀,其根本原因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7.如圖所示為某池塘生態環境中生物分布示意圖,圖中可用來推測太陽光會穿透到此池塘底部的生物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8.下列敘述中,哪項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9.肺魚在夏季如遇干旱,常藏于泥中進行夏眠,直到雨季來臨時才“復蘇”。對這種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0.生物入侵是指外來生物進入一個新的生態環境后,構成對該地區生物和生態的威脅。如原產日本的松突原蟲曾于上世紀80年代入侵我國,到1990年底就有13000多平方公里的馬尾松受其危害而枯死,這一現象說明了(  )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四、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第27小題10分,第28、29小題各14分,第30小題15分,共53分)

          • 29.人體的多種結構能保護我們免受病患。根據圖示回答以下問題:
            (1)病原體侵入人體首先受到皮膚、黏膜等結構的阻擋。如果病原體突破皮膚侵入人體,就會遭到體液中的吞噬細胞等組成的第
             
            道防線的抵抗。它們這種保護性生理功能稱為
             
            (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2)若吞噬細胞無法將病原體全部吞噬,病原體就有可能進入血液,血液中的眾多淋巴細胞就會產生免疫反應,B淋巴細胞主要靠產生抗體對抗,這種方式稱為
             
            免疫;T淋巴細胞直接對抗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這種方式稱為
             
            免疫。
            (3)被毒蛇咬傷的病人注射含有抗蛇毒抗體的血清、被狗咬傷的病人注射狂犬病血清等屬于
             
            免疫。
            (4)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對抗原的免疫反應造成的,從反應機理看,起作用的是
             
            (選填“B”或“T”)淋巴細胞。

            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30.重金屬鉻(Cr6+)破壞土壤和水體生態環境,對動植物產生危害,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
            為找到治理鉻污染的有效方法,科研人員選用若干組斑馬魚,在濃度79.30mg/L的鉻污染水體中投加不同量的生物硫鐵,統計96小時后斑馬魚的存活率,結果如圖:

            說明:生物硫鐵投加比是生物硫鐵與鉻的摩爾濃度比;PC組指水體中不含鉻,但生物硫鐵含量與投加比為4時相同;Blank組指不含生物硫鐵和鉻的對照組。
            請回答:
            (1)生物硫鐵投加比至少達到
             
            時,斑馬魚的存活率才能達到100%。
            (2)實驗中設置PC組是為了證明
             
            對斑馬魚的存活率沒有影響。
            (3)在前一實驗基礎上,為進一步探究生物硫鐵投加時間對鉻污染水體中斑馬魚存活率的影響,科研人員在不同時間分別向一至七組投加等量的生物硫鐵,統計96小時后斑馬魚的存活率,結果如下表:
            組別 PC Blank
            投加時間(小時) 0 4 8 12 16 20 24 / /
            存活率 97% 90% 72% 50% 40% 35% 20% 7% 100%
            說明:PC組指鉻水體中不投加生物硫鐵;Blank組指不含生物硫鐵和鉻的對照組
            ①該實驗選用鉻濃度為
             
            mg/L的水體。
            ②4小時內投加生物硫鐵,可使斑馬魚的存活率至少提高
             
            %以上。
            (4)綜合以上兩個實驗可說明:在一定范圍內,生物硫鐵能有效保護鉻污染水體中的斑馬魚,斑馬魚存活率隨
             
             
            而增大。

            組卷:9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