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夏港中學七年級(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共46分)
-
1.結合語境,完成問題。
《厲害了,我的國》記錄了六年來,國家在社會經濟、科學文化、軍事國防等領域取得的成就,觀后令人心潮澎pài____: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的總工程師南仁東,在22年的時間里為工程建設lì____盡心血,罹患癌癥仍潛心堅持工作的藏族扶貧女干部洛措,走遍了扎西崗村的每一貧困戶,耽誤了自己的結婚生子,卻牢記著村民的農事家事。正是因為千千萬萬個“南仁東”“洛措”的契而不舍、開拓進取,才有了“厲害了,我的國”的慷概宣示,才有了“幸福了,我的家”的自信點贊。
(1)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澎pài
(2)找出畫線句中兩個錯別字并改正。
①
(3)對下列三個加點字的詞性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在22年的時間里……卻牢記著村民的農事家事,……才有了“厲害了,我的國”的慷慨宣示。A.介詞 副詞 連詞 B.介詞 連詞 副詞 C.副詞 介詞 連詞 D.副詞 連詞 介詞 組卷:27引用:1難度:0.6 -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這一轉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 B.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 C.他把雨傘借給同桌,自己冒著大雨回家的行為真是可歌可泣。 D.在公共場所吸煙、亂扔東西等行為讓人深惡痛絕。 組卷:151難度:0.6 -
3.下列說法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h2>
A.《木蘭詩》北宋樂府民歌,選自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與《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 B.《說和做》是聞一多寫的一篇散文,其代表作有詩集《烙印》。 C.《回憶魯迅先生》是我國現代作家蕭紅寫的一篇懷念魯迅先生的散文,其代表作主要有小說《生死場》《呼蘭河傳》。 D.《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撰的一部紀傳體通史。 組卷:15引用:1難度:0.9
二、閱讀理解(共34分)
-
8.閱讀《母親的梔子花》,完成答題。
母親的梔子花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場,又到梔子花開時節。對梔子花,我有一種別樣的情愫,既感到親切,又會生出一絲惆悵,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夢中見到的母親。
②母親特別喜歡梔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會在房前屋后栽上幾棵。上世紀70年代初,母親在房子的西頭栽了兩株梔子樹。由于母親的精心照料,栽下去僅僅兩三年工夫,就長得亭亭如傘,枝繁葉茂了。過往的行人總夸獎這兩棵梔子樹,母親聽了樂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③每到初夏,大小枝丫掛滿了花蕾。母親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會在梔子樹旁左看右瞧,把過厚的葉片剪掉,凝望花蕾細看,似乎在琢磨著每個花蕾綻放的時間。受母親影響,我們也喜歡上了梔子花,經常留意梔子樹的變化,到了花開季節,每天都要在樹旁流連幾回。那時鄉下農活繁重,生活清貧單調,盛開的梔子花總能給我們帶來許多歡樂。
④記得有個悶熱的黃昏,空氣潮得可以擠出水來,母親說:“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梔子花就開了。”我們頓時興奮起來,拉著母親的手,捂著煤油燈就跑去看梔子樹。果然,在向陽的枝丫上,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還咧開了小嘴。姐姐告訴母親,明天開的第一撥花,她想送給她的幾個好姐妹,母親爽快地答應了。
⑤那一夜電閃雷鳴,雨打著樹葉嘩嘩響個不停,我們等著花開,覺也睡得不踏實。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去看梔子花。真如母親所料,經過一夜暴雨洗禮,梔子樹上不少花蕾已經綻放,有的完全開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開還羞像個小喇叭,白嫩欲滴,清香撲鼻,煞是可愛。我們雀躍著搶摘花朵,母親一邊摘一邊幫姐姐把花插在辮子上、劉海兒旁,姐姐也在母親梳得發光的發髻后別上兩朵。花摘完了,母親把花分成四份,一份給姐姐,滿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讓我送給老師;一份送給幫過忙的鄰居;最后留些用水瓶子養著放在家里。母親微笑著對我們說:“我們沒什么東西送人,送幾朵花表明我們心里記得人家的好?!?/bdo>那時父親在外鄉工作,很少顧得上家,母親一個人拖著五個孩子,日子過得十分艱難,沒有好心鄰居的幫襯,有些坎還真不好邁過去。
⑥最讓我們記憶猶新的,是母親用梔子花作彩禮定親的事。我二哥經人介紹,認識了鄰村一個條件不錯的姑娘。對方提出一要看兒郎,二要看家庭條件,一旦看不上,親事也就吹了。那個年代定親興送自行車、手表、縫紉機“三大件”。我們家窮得叮當響,根本拿不出,一家人很是著急。最后,母親對我二哥說:“我的兒郎優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圖錢財,這樣的媳婦不要也罷,就送她梔子花吧?!惫蝗缒赣H所料,沒有送上貴重的彩禮,我嫂子娘家雖有幾分不悅,也還是同意了這門婚事。母親雖然目不識丁,但她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⑦梔子花開,端午節便到了。五六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母親常為三頓飯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貨。但她不能讓孩子們只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粽子,為了糯米,花多大代價也值得。包粽子時,我們圍坐在母親身邊,跟著母親學。當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一家人歡天喜地圍坐,吃著說著笑著,屋內粽子香,門前梔子香,其情其景,讓人永生難忘。
⑧母親離開我們后,老屋前的那兩棵梔子樹寂寞無主,日漸枯萎,最后只好將它們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見昔日的梔子樹,心里覺著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門前,靜靜地想,想母親和她的梔子花。許多時候,我也會問自己,像母親這樣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沒有文化、畢生清貧而平凡的婦女,她是以怎樣的一種情感去熱愛、呵護那些梔子花的?而那些梔子樹、梔子花又賦予了母親怎樣一種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難的時代,在與母親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終能感受到一種力量——自強的力量,感恩的力量,這份力量伴我堅定前行,我還能體會到一種愛——對生命的熱愛,對兒女的深愛,這種愛,單純且執著,細膩而溫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的路上,在我的心中,靜靜而持久綻放的母親的梔子花。
(選自《光明日報》,蔡建和,文章有刪改)(1)依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時間 情節 我們的心理 每到初夏 母親精心照料梔子樹 ① 那一夜電閃雷鳴 ② 感恩 有一年 母親用梔子花作彩禮定親 ③ 端午節 ④ 歡樂、難忘
(3)品味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按要求回答問題。
①結合語境,分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母親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會在梔子樹旁左看右瞧,把過厚的葉片剪掉,凝望花蕾細看,似乎在琢磨著每個花蕾綻放的時間。
②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下面句子。
母親微笑著對我們說:“我們沒什么東西送人,送幾朵花表明我們心里記得人家的好?!?br />(4)第⑥段運用了什么記敘順序?有什么作用?組卷:23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共70分)
-
9.我們的記憶中總會有許多難忘的時刻。所謂難忘,可能是驚喜、興奮、有趣,也可能是慚愧、尷尬,甚至是難堪。請回憶一個自己難忘的時刻,并以《_____的那一刻》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現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提示:
①橫線上填入的詞語,應指發生在短暫時間內的令你難忘的事情,比如“沖過終點線”“走上領獎臺”……
②回憶那一刻的細節或場面,再現當時的情景要盡量寫得具體,還要寫出當時的感覺。組卷:16引用:7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