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2課 新聞兩篇》2018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4/20 14:35:0

          •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退 
             
            滅 
             
            港 
             
            縣 
            銳不可
             

            組卷:1引用:1難度:0.0
          • 2.給下列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殷
             
            切    殷
             
            紅    殷
             
            勤   朱殷
             

            A yīn
            B yān
            (2)當
             
            選    妥當
             
                當
             
            面    恰當
             

            A dāng
            B dàng
            (3)要塞
             
                阻塞
             
                堵塞
             
                 邊塞
             

            A sài
            B sè
            C sāi

            組卷:14引用:1難度:0.9
          • 3.給下列各組字注音并組詞:
            (1)簽
             
             
            (2)泄
             
             
            (3)窺
             
             
            (4)協
             
             

            組卷:1引用:1難度:0.0
          • 4.解釋加點的字:
            (1)銳不可
             

            (2)擊
             

            (3)業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11.閱讀下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有很大關系。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
            (1)這段文字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這段話分幾層?層意是什么?
            (3)文中“此種情況”的“此”,在詞類劃分中屬詞,它具體指。
            (4)“這”指的是什么?“國民黨的廣大官兵……泄氣”一句與上一句的關系是什么?
            (5)“……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是巧妙地交代這則新聞的
             
            ,揭示了敵軍潰退的
             
            ,增強了新聞的思想性。
            (6)這段文字既有記敘,也有評論。第
             
            句是記敘,第
             
            句是評論;評論的語句有什么作用?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12.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致富不忘求知 更望知識富有
            --專業戶王求曉夫妻雙雙考上大學
                本報彭澤訊 張金揚、記者朱曉峰報道:盛夏7月,鼓澤縣爆發出一則新聞:龍城鎮馬湖村青年、水上運輸專業戶王求曉和愛人高曉華,同時接到中國人民大學錄取通知書,夫妻雙雙以優異成績考上了該校新聞學系經濟新聞專業,自費攻讀經濟新聞理論。日前,記者來到王求曉家采訪了他們。
                  今年36歲的王求曉和33歲的高曉華,有10多年的駕船歷史,是遠近聞名的水上運輸專業戶。王求曉1984年購買了兩艘110噸位的機帆船,同時代管村里5艘機帆船,擔任馬湖村農民船隊隊長。他常年駕駛機帆船,裝載著各種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上武漢,跑江浙,闖上海,航線遍及10多個省市,每年純收入數萬元。
                  王求曉勞動致富后并不滿足,他有新的追求。他說:“金錢上、物質上的富有是暫時的、有限的,精神上、知識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它是金錢買不到的。”王求曉和高曉華分別于1966年初中和小學畢業,在學業上是被耽誤了的一代。他們在多年的駕船生涯中,深感搞經營、辦企業,僅有實踐經驗是不夠的,必須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和經濟理論,只有學了文化科學知識,才能更好地致富。近幾年,王求曉買了許多有關專業書籍,訂閱了不少報刊,夫妻刻苦自學,潛心鉆研,互相幫助,進步很快。今年5月,他倆一試身手,勇敢地參加了全國高等院校成人自學考試。辛勤的汗水澆開了“并蒂蓮”,王求曉夫妻雙雙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7月,當他們接到錄取通知書時,激動不已,喜淚盈眶。
                  王求曉夫婦將于9月初啟程赴中國人民大學深造。他倆準備把家里的兩艘機帆般承包給鄉親們管理。王求曉仍兼任馬湖村農民船隊名譽隊長,他將在北京通過通信工具,為船隊出謀獻策,傳遞經濟信息。他表示:在校努力學好本領,畢業后,回來更好地為家鄉建設出力。
            (1)一般新聞按內容分為實標題和虛標題。“致富不忘求知 更望知識富有”是本文的
             
            ;“專業戶王求曉夫妻雙雙考上大學”是本文的
             

            (2)第一段劃線文字是這則新聞結構中的什么?有什么作用?
            (3)第三段王求曉的話,在文章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4)指出哪是新聞的結尾?結尾有哪些內容能引起人們的深思和注意?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