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3.1 分子和原子》2019年同步練習卷(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三唐中學)(1)
發布:2024/10/26 6:30:2
一、選擇題
-
1.下列物質都是由分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水、二氧化碳 B.鐵、氧氣 C.銅、汞 D.五氧化二磷、硅 組卷:28引用:2難度:0.6 -
2.用分子的知識解釋下列現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結成冰,是因為水分子停止了運動 B.酒精溫度計遇冷讀數下降,是因為分子的體積縮小 C.加入糖的水變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D.1 L大豆與1 L小米混合后總體積小于2 L,是由于分子間有間隔 組卷:19引用:2難度:0.7 -
3.對下列教材圖片的認識錯誤的是( )
A.分子、原子是真實存在的 B.只有通過現代科學儀器才能使硅原子運動 C.苯分子之間有間隔 D.品紅擴散是分子運動的結果 組卷:49引用:2難度:0.6 -
4.下列關于物質構成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B.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 C.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 D.空氣是由空氣分子構成的 組卷:22引用:2難度:0.6 -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濕衣服晾曬后變干是水分子運動到空氣中 B.糖溶于水是糖分子運動到水分子中間 C.經過苗圃聞到花香是花的香味分子運動到了鼻子中 D.現代科技表明,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組卷:13引用:1難度:0.9
二、填空題
-
14.模型是聯系宏觀和微觀的橋梁,如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示意圖。
①在A、B和C中,能比較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的是
②從圖中可見,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
③舉一個能說明“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組卷:159引用:27難度:0.5 -
15.小紅同學做如圖所示實驗,以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將含有酚酞的蒸餾水分別盛于A、B兩只小燒杯中,另取一只小燒杯C,加入約5 mL濃氨水。用一只大燒杯罩住A、C兩只小燒杯,小燒杯B置于大燒杯外。
(1)一段時間后A燒杯內的液體表面變紅,猜想:使酚酞變紅的物質可能是
(2)B燒杯中
(3)氨氣從C燒杯中揮發出來,從微觀角度解釋:
(4)小明同學也做了這個實驗,發現B燒杯中的酚酞溶液也有少許變紅,其原因可能是
A.沒有及時蓋上大燒杯,導致C燒杯中的氨分子擴散到B中
B.氨分子穿過大燒杯,進到B燒杯中
C.空氣使得酚酞溶液變紅
D.這個實驗不能證明分子在不斷運動組卷:2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