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遼寧省鐵嶺市六校聯(lián)考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46分。1-7題為單選,每題4分;8-10題為多選,每題6分,漏選3分,錯選或不答0分。)
-
1.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從t=0時刻起同時出發(fā),甲做勻加速直線運動,x-t圖像如圖甲所示。乙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整個運動過程的x-v2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0時刻,甲的速度為2m/s,乙的速度為10m/s B.甲質(zhì)點的加速度大小2m/s2為,乙的加速度大小為4m/s2 C.經(jīng)過 s,甲追上乙292D.經(jīng)過2.5s,甲追上乙 組卷:115引用:6難度:0.5 -
2.如圖所示為氫原子的能級圖,基態(tài)能級E0=-13.6eV,其他能級的能量滿足:En=
E0(n=2.3.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n2A.氫原子的發(fā)射光譜是連續(xù)光譜 B.大量處于不同能級的氫原子向基態(tài)躍遷時輻射的光子能量可能為3.10eV C.一個處于n=4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的過程中可能輻射出能量為1.89eV的光子 D.只有能量值為13.6eV的光子才可以使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發(fā)生電離 組卷:36引用:3難度:0.7 -
3.如圖甲是一列簡諧橫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圖,圖乙是質(zhì)點P從該時刻起的振動圖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 B.從甲圖時刻開始計時,在1s內(nèi)質(zhì)點R通過的路程為20m C.該時刻質(zhì)點Q的速度為100m/s D.在0.02s內(nèi),質(zhì)點P沿x軸正方向移動2m 組卷:40引用:3難度:0.7 -
4.分子力F、分子勢能EP與分子間距離r的關系圖線如甲、乙兩條曲線所示(取無窮遠處分子勢能EP=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線為分子勢能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圖線 B.當r=r0時,分子勢能為零 C.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分子力先減小后一直增大 D.在r<r0階段,分子力減小時,分子勢能也一定減小 組卷:129引用:6難度:0.7 -
5.如圖所示為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狀態(tài)變化的V-T圖像,已知在狀態(tài)A時的壓強為p0,則( )
A.狀態(tài)B時的壓強為 p02B.狀態(tài)C時的壓強為2p0 C.A→B過程中氣體對外做功 D.B→C過程中氣體向外界放熱 組卷:432引用:6難度:0.5
三、計算題(共40分,13題14分,14題14分,15題12分。)
-
14.如圖所示,一個上下都與大氣相通的直圓筒,中間用兩個活塞A與B封住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A,B都可沿圓筒無摩擦地上、下滑動,但不漏氣。A的質(zhì)量可不計,B的質(zhì)量為M,并與一勁度系數(shù)k=5×103N/m的較長的彈簧相連,已知大氣壓強p0=1×105Pa,活塞的橫截面積為S=0.01m2平衡時,兩活塞間的距離l0=0.6m,現(xiàn)用力壓A,使之緩慢向下移動一定距離后,保持平衡,此時,用于壓A的力F=5×102N,求活塞A向下移動的距離。(假定氣體溫度保持不變)
組卷:30引用:1難度:0.6 -
15.某市開展禮讓行人活動,要求在沒有信號燈的路口,一旦行人走上人行道,機動車車頭便不能越過停止線。如圖所示一輛家用轎車長度L=4m,正以v0=36km/h的速度行駛,車頭距停止線的距離為L1=30m,人行道寬度為L2=4m。距離人行道為L4=3m的行人以v1=1m/s的速度勻速走向長度為L3=9m的人行道,停止線到人行道的距離可忽略。
(1)若行人與轎車均未發(fā)現(xiàn)對方,均做勻速運動,求兩者能否相遇;
(2)轎車若立即以恒定的加速度a=2m/s2加速,求是否違反要求;
(3)轎車若以恒定的加速度a2減速,要保證不違反要求,求加速度a2的大小需要滿足的條件。組卷:86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