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寧夏銀川六中八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7 14: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4小題,每小題0.5分,共12分)

          • 1.下列有關生物(現象)實例及特征的描述,對應正確的是(  )

            組卷:80引用:50難度:0.7
          • 2.乳酸桿菌是一種細菌,可用來制作酸奶和泡菜。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相比,乳酸桿菌不具備的結構是(  )

            組卷:215引用:12難度:0.4
          • 3.如圖是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的部分圖片,甲是顯微鏡構造圖,乙、丙是觀察到的視野。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227引用:17難度:0.5
          • 4.大棚蔬菜通過以下措施不能達到增產目的的是(  )

            組卷:203引用:4難度:0.3
          • 5.人類的發際線有兩種:有美人尖和無美人尖,受一對基因A、a控制,現有一個家庭中,父母和兒子都有美人尖,女兒卻是無美人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60引用:23難度:0.4
          • 6.若在蠶豆種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結構是(  )

            組卷:32引用:1難度:0.7
          • 7.當異物進入眼睛,淚腺會分泌大量淚液,淚液中的溶菌酶可殺死細菌。這一過程屬于(  )

            組卷:438引用:22難度:0.5
          • 8.在一個以肌肉為效應器的反射弧中,如傳出神經受到損傷,其它結構正常,則感受器受到刺激時將表現為(  )

            組卷:389引用:20難度:0.4
          • 9.眼和耳是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53引用:15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每空0.5分,共計18分)

          • 27.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樹,曾是僅遺存于我國的珍惜樹種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稱,銀杏(Ginkgo bi1obaL)原產于我國,單科單屬單種植物,是第四紀冰川之后保存下來的孑遺物種,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雖然現在銀杏隨處可見,但絕大多數都是人工栽培的。
            (1)biloba L是銀杏的
             
            名。銀杏果又稱白果,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可潤肺,定喘,具有美容養顏,縮尿止帶等功效。銀杏果
             
            (“是”還是“不是”)銀杏的果實。
            (2)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是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的,熊貓和銀杏都屬于“活化石”,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來看,銀杏沒有
             
            。熊貓和銀杏在形態結構上千差萬別但組成它們的最基本的單位都是
             
            。科學家從銀杏基因組中找到了四萬百千多個基因,相比之下人類的基因只有兩萬個左右,因此保護銀杏樹也是保護
             
            多樣性。
            (3)銀杏口服液是用銀杏的葉做成,銀杏葉含有大量的黃酮類、雙黃酮類物質可以降脂降壓健腦,主要在銀杏葉細胞的
             
            中。銀杏葉的顏色從深綠慢慢變成黃色是因為缺少了
             
            ,銀杏葉經過光合作用將產生淀粉等營養物質,通過
             
            (導管還是篩管)運輸到各個器官。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8.“公筷公勺”倡議一直是飲食文化的熱點話題之一,使用公筷能否有降低病菌的傳播風險,專家們為此專門開展了實驗探究。
            步驟1:實驗小組在餐館,一共點了6道菜。餐前均經嚴格的第一次無菌采樣。
            步驟2:每道菜分成兩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參與人員交替著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兩組菜,最后每個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進行第二次無菌采樣。
            步驟3:采集的樣本通過冷鏈運到實驗室,經過48小時的培育。再分別測試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數。測試結果如下表。
            菜名 結果(cfu/g)
            餐前 餐后
            公筷 非公筷
            涼拌黃瓜 14000 16000 45000
            鹽水蝦 160 150 220
            干鍋茶樹菇 1100 4600 79000
            炒蘆筍 30 30 530
            咸菜八爪魚 60 20 5000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注:cfu/g是指每克待檢樣品培養出的菌落形成單位。
            (1)專家是基于什么問題進行這項研究的?
             

            (2)每道菜分成兩份的目的是為了進行
             
            實驗。
            (3)餐前的涼拌黃瓜的菌落總數遠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未經過高溫殺菌
            B.黃瓜易滋生細菌
            (4)分析實驗數據,可以發現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組均比“不使用公筷”組的菌落數明顯
             
             ( 多/少),證明使用公筷
             
            (能/不能)有效降低病菌的傳播風險。據此,你對“使用公筷”的態度是
             

            組卷:160引用:8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