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濱州市集團校九年級(上)第三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14 14: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0分,每題2分)
-
1.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達成,15個成員國包括東盟10國和中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總人口達22.7億,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占全球總量約30%,這意味著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誕生。中國簽訂該協定表明( )
①中國重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設一個繁榮的世界
②合作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③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
④國與國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2.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下列古語能反映這一觀點的是( )
①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②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③天地之大,黎元為先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183引用:46難度:0.7 -
3.2021年2月26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國在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干細胞等方面取得原創成果,高速鐵路、關鍵元器件和基礎軟件研發取得積極進展,涌現了“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一批國之重器。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表明( )
①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②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實力躍上新臺階
③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已超過世界發達國家
④科技創新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組卷:9引用:7難度:0.7 -
4.2021年5月15日,中國自主實施的首個火星探測任務迎來歷史性高光時刻,“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已安全駛離著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我國開展火星探測( )
①可以極大地增強我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②表明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③說明我國堅定不移地走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之路
④說明我國正全方位引領世界科技發展,已成為世界科技強國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組卷:950引用:22難度:0.5 -
5.數字蘊藏著中國式民主的“密碼”,對下列數據解讀正確的是( )
A.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利益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C.民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組卷:54引用:9難度:0.7 -
6.今年,全國新開工改造3.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本輪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實施方式跟過去有很大不同。“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要有居民充分參與,改造方案出臺后,還要聽取大家的意見再調整。這表明( )
①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
②居民應樹立民主意識,主動參與民主決策
③改造方案出臺后,廣泛聽取民意有利于實行民主監督
④我國實行人民民主,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26引用:20難度:0.7 -
7.“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8件,修改法律203件次。這體現的是( )
A.科學立法 B.嚴格執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組卷:124引用:13難度:0.7 -
8.近期,“高鐵霸座”、“公交墜江”等一些既違背道德又違背法律的事件,引發了社會關于法治中國建設的思考。有專家指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需要構建與時代相匹配的思想道德體系。建設法治中國需要將德治與法治相結合是因為( )
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③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④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組卷:289引用:59難度:0.7 -
9.“簡體字、繁體字,都是中國字。從今以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海峽兩岸同胞用詩歌表達了濃濃的骨肉親情。詩歌體現了( )
①中華文化是連接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
②維護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④“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202引用:10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8.“各級公安機關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和廣大一線民警這一主要主體,通過理論中心組學法、法治大講堂、正反典型案例通報等形式,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努力培養廣大民警的法治意識、程序意識、人權保護意識和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單獨規定襲警罪。”2020年8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于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1)培養廣大民警的“四種意識”,你認為依據何在?
(2)通過閱讀分析材料,給你什么啟示?組卷:0引用:1難度:0.6 -
29.材料一: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這就……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我們黨和國家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1)請說說怎樣才能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材料二: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以屈原長詩命名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著陸,使我國成為第二個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
(2)請為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目標的實現提出你的建議。
材料三:2021年9月,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3)綜合三則材料所體現的新發展理念,談談青少年如何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組卷:1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