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三中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16 13:0:8
一、單選題(本題共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h2>
A.干冰升華 B.食物腐敗 C.活性炭吸附色素 D.礦石粉碎 組卷:2198引用:48難度:0.9 -
2.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
A.氧氣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鐵鑄造鐵鍋 D.銅用于制造導線 組卷:1087引用:111難度:0.9 -
3.試管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下列與試管相關的操作中正確的是( ?。?/h2>
A.
連接儀器B.
振蕩試管C.
傾倒稀鹽酸D.
加熱液體組卷:37難度:0.7 -
4.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B.分子的體積比原子體積大 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粒子 組卷:42引用:4難度:0.8 -
5.空氣是生命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A.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食品保護氣 B.空氣主要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的質量約占空氣質量的 15C.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數值越大,說明空氣的質量越好 D.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化學性質很穩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種用途的電光源 組卷:26引用:6難度:0.9 -
6.下列說法或做法正確的是( ?。?/h2>
A.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氣體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B.實驗桌上少量酒精著火,迅速用水澆滅 C.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 D.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會同時發生物理變化 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7.對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鎂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C.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D.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8.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h2>
A.離子是帶電的粒子,所以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B.稀有氣體原子是最外層電子數都為8,所以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氣體的原子 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則離子在化學變化中也不能再分 D.原子失去電子后形成陽離子,則原子得到電子后一定形成陰離子 組卷:168引用:8難度:0.6 -
9.根據下列四種微粒結構示意圖,所獲取信息不正確的是 ( ?。?br />
A.②④化學性質穩定 B.③在化學反應中一般易失電子 C.①③④是原子 D.②是帶負電荷的陰離子 組卷:9難度:0.9 -
1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物質跟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反應 B.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是化合反應 C.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及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D.氧化反應可能是化合反應,但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 組卷:6難度:0.9
四、實驗題(每空1分,共29分)
-
29.甲、乙是兩個實驗示意圖,根據圖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現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所發生的二個反應有共同點:集氣瓶底部預先均裝有少量水.
它們的作用分別是:
甲中
乙中
(2)通過比較,發現它們還有許多相似之處,請你寫出其中兩點:
①
②
(3)寫出其中一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組卷:37引用:14難度:0.5 -
30.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見圖I)進行了大膽改進,設計如圖Ⅱ)選用容積為40mL試管作反應容器)實驗方案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請你對比分析圖1、圖Ⅱ實驗,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1實驗中: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如圖),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2)圖Ⅱ實驗中
①實驗前打開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從20mL刻度處推至15mL刻度處然后松開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處,則說明
②圖Ⅱ實驗若打開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紅磷,從紅磷燃燒到熄滅冷卻的實驗過程中,注射器活塞將
(3)反思:小林同學利用圖I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若整個實驗過程中忘記夾彈簧夾,則最終液面上升的高度約。15組卷:60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