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上冊《第10課 勸學》2021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12/28 16:30:3

          一、選擇題

          • 1.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72引用:6難度:0.7
          • 2.下列各句中,與“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82引用:12難度:0.7
          • 3.下列有關文學或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4引用:9難度:0.9
          • 4.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組卷:212引用:14難度:0.9

          五、文言文閱讀。

          • 11.閱讀課文1~2段,完成題目。
            (1)對下列句中加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假輿馬者,非足也 利:對……有利。
            B.無以成江海 無以:沒有用來……的。
            C.假舟楫者,非能 水:游泳。
            D.下飲黃泉,用心 一:專一。
            (2)下列對文中相關詞語含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須臾:極短的時間;片刻。根據印度中記載: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
            B.舟楫:舟,船;楫,劃船用具。李白詩有云:“欲濟無舟楫。”
            C.跬步:古時一舉足叫跬(半步),兩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
            D.黃泉:在中國道家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陰曹地府,黃泉亦是九獄九泉之一。在課文中指地下的泉水。
            (3)下列對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啟發我們,說理并不排除生動性,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比喻論證。
            B.從所選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講的“學”,不僅指學習各種文化知識,還包括加強思想品德修養。
            C.從所選文段還可以看出,荀子認為,對“學”來講,人的先天條件是決定因素,同樣需要后天的努力。
            D.所選文段說理的突出特點是以喻代議,寓議于喻。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最后一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請簡要分析。

            組卷:4引用:3難度:0.7

          六、作文

          • 12.《師說》善于運用對比論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令文章說理透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運用對比論證要注意:
                  一是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根據文章中心的需要確定是否運用對比論證。進行對比要闡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數。
                  二是尋求適當的對比材料。用作對比的事物必須有明確、統一的對比點。如果兩種事物間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對比的依據,也就達不到有效論證的目的。
                  三是要有相同的對比量。如果論述時從正面講了兩個方面,那么用來對照的部分一般也應該從反面講兩個方面。這樣不僅對比相應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為清楚。
                  四是對比之后要進行適當的分析議論,把蘊含其中的事理簡明扼要地揭示出來。比是基礎,議是升華。因此,對比后要旗幟鮮明地作出評價或得出結論,不能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請運用對比論證方法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段。

            組卷:1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