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浙江省名校協作體高三(下)開學生物試卷(3月份)

          發布:2024/11/30 2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下列有關人類與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2.下列關于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4引用:3難度:0.7
          • 3.下列關于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難度:0.7
          • 4.下列關于免疫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5.某RNA病毒在增殖過程中,其遺傳物質需要經過轉變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組中。物質Y與某種脫氧核苷酸結構相似,可抑制該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細胞的增殖。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h2>

            組卷:14引用:2難度:0.8
          • 6.下列關于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7.如圖為馬鈴薯植株,其中①②③為不同的器官,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8.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活動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9.科研人員檢測到乳腺癌細胞內蛋白A的表達量高于癌旁組織,為了探究蛋白A與乳腺癌細胞增殖的關系,科學家用體外培養的乳腺癌細胞株MCF-7懸液和不同濃度的X溶液(用B液體配制)、B液體等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如圖,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 10.下列關于激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50分)

          • 30.回答與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關的問題:
            (1)將野外采集的某植物葉片經消毒處理后,去除下表皮,再將其置于經
             
            處理的較高滲透壓的混合酶液中以獲得原生質體,去除下表皮的目的是使酶液
             
            ,保證酶解充分。植物原生質體的獲取過程中一般使用
             
            (填“相同”或“不同”)濃度的甘露醇溶液。
            (2)為培育抗蟲的轉基因植物,將含抗蟲基因的DNA和質粒用
             
            酶處理后形成重組質粒,將重組質粒導入上述植物原生質體。原生質體培養過程中,原先
             
            形的原生質體再生細胞壁后形狀會明顯改變,在液體培養基適宜環境的誘導下分化為
             
            ,最后再生出完整的植株。
            (3)為了檢測抗蟲基因是否存在于該轉基因植物的不同組織細胞中,某同學用PCR方法進行鑒定。在鑒定時應分別以該植物不同組織細胞中的
             
            作為PCR模板。
            A.mRNA
            B.總RNA
            C.DNA
            D.mRNA或DNA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31.動物初次接受某種抗原刺激能引發初次免疫應答,再次接受同種抗原刺激能引發再次免疫應答,而對不同的抗原仍引發初次免疫應答。再次免疫應答時產生抗體數量更多,速度更快,抗體量維持時間也更長。為驗證上述結論,請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與用具,完善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
            材料與用具:生長狀況相似的正常小鼠若干,適宜濃度的抗原甲溶液、適宜濃度的抗原乙溶液,無菌生理鹽水,無菌采血器,血液抗凝劑、試管、橡膠手套等。
            (要求與說明:通過分離血清,加入抗原鑒定相應抗體的量。分離血清的具體操作不做具體要求;鑒定抗體量的具體操作不做具體要求。兩種抗原初次注射10天后均能在血液中檢測到抗體,15天后抗體量達到峰值,25天后抗體下降到穩定值。兩種抗原注射后血漿中抗體濃度峰值可能不同)
            (1)實驗思路:
            ①選取生長狀況相似的同一品系正常小鼠若干,用無菌采血器采集各組血樣后加入適量的血液抗凝劑,分離血清后分別加入抗原甲和抗原乙。選取均無凝集反應發生的小鼠隨機均分為A、B、C三組。
            ②第0天,A組注射適量的生理鹽水;B、C組注射等量適量的抗原甲。
            ③每隔一定時間用采血器采集各組血樣后加入適量的血液抗凝劑,分離血清后測定各組甲抗體的量,
             

             
            ;B組注射等量的甲抗原;C組注射等量的乙抗原。
             
            。
            ⑥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預測實驗結果(設計一個坐標系,用曲線圖表示各組相應的抗體產生量,并標注兩次注射時間)

            (3)分析與討論:
            ①在接觸抗原前,體內
             
            (填“有”、“無”)針對該抗原的抗體分子。
            ②再次免疫應答產生的抗體更迅速、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③為了進一步驗證該原因。在實驗思路的分組與處理中,可增設組D(實驗材料可以從上述實驗材料中選取或實驗對象中獲得),其處理是
             
            。

            組卷:10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