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龍灣中學高三(上)開學物理試卷
發布:2024/12/31 7:0:2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每個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選對的得3分,錯選或不選的得0分.)
-
1.在物理學的重大發現中科學家們創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 B.根據速度定義式v= ,當Δt非常非常小時,ΔxΔt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方法ΔxΔt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先保持質量不變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該實驗應用了控制變量法 D.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組卷:1232引用:50難度:0.9 -
2.跳高運動員從地面跳起,這是由于( )
A.運動員給地面的壓力等于運動員受的重力 B.地面給運動員的支持力大于運動員給地面的壓力 C.地面給運動員的支持力大于運動員受的重力 D.地面給運動員的支持力等于運動員給地面的壓力 組卷:26引用:16難度:0.9 -
3.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Ⅰ、Ⅱ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在0-t時間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Ⅰ、Ⅱ兩個物體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斷減小 B.Ⅰ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不斷增大,Ⅱ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不斷減小 C.Ⅰ物體的位移不斷增大,Ⅱ物體的位移不斷減小 D.Ⅰ、Ⅱ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v1+v22組卷:99引用:53難度:0.7 -
4.一只質量為m的螞蟻,在半徑為R的半球形碗內爬行,爬到距碗底高(1-
)R的A點停下來,再也爬不上去,設碗內每處的摩擦系數相同,那么碗內的摩擦系數為( )32A. 12B. 32C.1- 32D. 33組卷:41引用:6難度:0.9 -
5.如圖所示,質量均為m的甲、乙兩同學,分別靜止于水平地面的臺秤P、Q上,他們用手分別豎直牽拉一只彈簧秤的兩端,穩定后彈簧秤的示數為F,若彈簧秤的質量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臺秤的讀數之和為2mg B.臺秤P的讀數等于mg-F C.臺秤Q的讀數為mg-2F D.甲同學處于超重狀態,乙同學處于失重狀態 組卷:20引用:6難度:0.9 -
6.如圖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先讓物體A沿斜面下滑,恰能勻速.后給A一個沿斜面向下的力F,讓其加速下滑.設前后兩次A與斜面間的摩擦力分別為Ff1、Ff2,地面對斜面的支持力分別為FN1、FN2,則( )
A.Ff1=Ff2,FN1=FN2 B.Ff1=Ff2,FN1>FN2 C.Ff1<Ff2,FN1<FN2 D.Ff1>Ff2,FN1>FN2 組卷:67引用:27難度:0.7
四、計算題(本題滿分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
19.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AB與傾角θ=37°,長L=6m的固定斜面BC在B處圓滑相連,在斜面的C處有一與斜面垂直的彈性擋板,質量m=0.5kg的滑塊置于斜面的中點D,滑塊運動過程中始終受到水平向右F=10N的恒力作用,讓滑塊以v0=16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運動.滑塊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0.5,g=10m/s2,求:
(1)滑塊第一次與擋板碰撞時的速度大小;
(2)滑塊第一次與擋板碰撞后到何位置第一次速度為零;
(3)試定性判斷滑塊最終會停在AB、BD、DC哪個區間.組卷:2引用:1難度:0.3 -
20.如圖所示,質量M=0.1kg的有孔小球穿在固定的足夠長的斜桿上,斜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37°,球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小球受到豎直向上的恒定拉力F=1.2N后,由靜止開始沿桿斜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斜桿對小球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小球的加速度;
(3)最初2s內小球的位移.組卷:75引用:1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