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松雷中學中考語文段考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部分1--7,每個選擇題3分,古詩填空一個2分,共38分。

          • 1.下列字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5

          三、記敘文,共10分。

          • 9.記敘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各題。
            微笑的可樂      ①我七歲那年,故鄉的夏天炎熱異常。沒有一絲云朵,天空在灼熱的陽光里呈現空洞的藍色,空氣中翻騰著熱浪。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荔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們。   A   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沒有走近大海,沒有在沙灘上和小伙伴們追逐嬉鬧,沒有像一尾活潑的小魚盡情遨游在無邊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歡樂都已隨著春天的一場噩夢灰飛煙滅了。   B    盡管我還是個孩子,卻已深知悲傷與羞恥,我甚至拒絕在夏天穿短褲,害怕我丑陋的腳踝在眾人的視線里暴露無遺。  C 
                  ②那段熱得讓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著拐杖離開家,慢慢走到田地盡頭的堤壩邊。我的爺爺已經坐在那里抽煙,準備開始一天的辛勞。我艱難地坐下來,什么也不說,只是靜靜地坐著,眺望遠方睡眼惺松的大海。蔚藍色的波浪緩緩起伏,在爺爺淡淡的煙草味里發出夢的囈語。也許,只有這一刻的單純和寧靜,才能讓我暫時忘卻心里的哀愁與無助。
                  ③那天,我正望著蔚藍的大海發呆,素來沉默寡言的爺爺突然在我背后問:“孩子,你口渴嗎?”我漫不經心地“嗯”了一聲。爺爺又接著說:“那么,我請你喝冰鎮可樂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對于貧困的家庭而言,可樂是只有在圣誕節才會偶爾兌現的奢侈夢想,何況車禍后為了給我做手術,家中已是負債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問:“您是認真的嗎?”“當然,”爺爺微笑著說,“但是有一個條件,你必須自己穿過馬路去對面的便利店買。”他見我沉默了,又補充道:“其實不用害怕的,我會站在路邊提醒你來往的車輛。”冰鎮可樂的誘惑實在太大了,我咬著牙點了點頭。
                  ④攥著爺爺給我的硬幣,我拄著拐杖站到了路邊。要知道,自車禍以后,我就再也沒有走上馬路,噩夢猶在。雖然天氣炎熱,但鄉村公路上來往的車輛永遠都不會停歇。汽車從我身邊飛馳而過,卷起一股股悶熱潮濕的氣流,陰影又開始彌漫,我怎么也不敢邁出這第一步。這時,爺爺大聲地吼起來:“嗨,孩子,難道你打算一輩子的路就只走到這里嗎?勇敢些!”我心一橫,屏住呼吸拄著拐杖走了過去,而當我踏上路另一邊的沙地時,發現自己已是淚流滿面了。那一瞬間,我忘卻了身后就是曾奪走我右腳的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夢魘般恐怖的車流,我只知道,我已經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歲那年突然橫亙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鎮可樂的清涼,即便在35年后的現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裝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樣行動自如。我有相敬如賓的妻子,有活潑可愛的兒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帶上家人去童年時常去的海濱度假。而每一次把可樂遞給兒子時,我總會指著瓶子上那個飛揚的緞帶標志說:“你看,它在對你微笑呢。”一如爺爺當年對我說時的鄭重。
                  ⑥假如你對生活微笑,上帝便會把所有的辛酸與苦楚釀成這世上最甜美的可樂。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所敘事件。(注意把握記敘的要素)
            (2)“在那場車禍中,我永遠失去了右腳”一句應插入第①段中
             
            處。(在ABC中選擇)
            (3)開頭畫線句子屬于什么描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第④段“我已經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歲那年突然橫亙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一句中的“一座山”指什么?
            (5)請結合全文說說,題目“微笑的可樂”有什么含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組卷:33引用:4難度:0.6

          四、議論文,共10分。

          • 10.閱讀下文,回答各題。
            《朗讀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歸
             江德斌
                  ①文化類節目在近期制造了個小高潮。《中國詩詞大會》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文化類節目《朗讀者》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嘉賓們念詩,讀散文和家書,分享曾經打動過、甚至改變過自己生命軌跡的文字。首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有知名演員濮存昕、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沖,也有從四川成都鮮花山谷里走來的普通夫婦等。(據2月20日《新京報》)
                  ②一段文、一首詩歌、一封信、一個故事……,《朗讀者》并沒有復雜的情節,也沒有故意設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讀者簡單的回顧人生片段,以及打動或改變自己命運的文字,并給觀眾當眾朗讀一遍。《朗讀者》的首播收視率和口碑雙豐收,可謂獲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繼《中國詩詞大會》之后,又一個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現象級文化類節目。
                  ③《朗讀者》給觀眾帶來的并非視覺沖擊、戲劇化情節,而是在平靜的閱讀氛圍里,將這些感人的文字,傳遞給熒屏內外的廣大觀眾,為大家在浮躁的繁華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靈的人文殿堂。朗讀是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經歷過的,但大多會忘卻,有些人則會愛上朗讀,并保持這種習慣,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讀自己喜愛的文字。
                  ④總體而言,朗讀是一個小眾化的領域,與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娛樂節目相比,《朗讀者》乃是一股清流,顯得平淡恬靜,似乎很難吸引到觀眾。然而,《朗讀者》節目喚起了大眾對朗讀的回憶,帶領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藝術之美。在熒屏到處都是喧鬧的娛樂節目之際,觀眾逐漸產生觀賞疲勞,希望看到不同的節目類型,這就給《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文化節目,創造了空間。
                  ⑤經過多年的社會經濟發展,我們在物質財富方面,已經越來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卻仍然寥落荒蕪。社會文化整體呈現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狀態,很多人感覺精神過于緊張,心理壓力太大,社會太浮躁,希望節奏能夠慢一點,大家都能心平氣和一些。而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的意義所在。
                  ⑥事實上,很多電視臺也都有讀書節目,只是偏重于介紹圖書和作者、時代背景等,傳遞內容局限于知識,并沒有延伸到情懷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眾面相對狹小。而《朗讀者》比較貼地氣,將朗讀者的個人經歷,與文字連接在一起,更容易觸動觀眾的同理心,抵達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⑦諸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文化節目的興起,并受到廣大好評,不僅是人文的復蘇,也反映出時代潮流的嬗變。在經歷多年的娛樂節目轟炸后,觀眾也開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瑣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回歸人文精神。《朗讀者》做到了一點,讓觀眾感受到心靈的寧靜,優美文字對精神的陶冶,從而喜歡上朗讀,重新拾起書本,輕聲朗讀起來。
            (選自2017年2月21日《中國青年網》,有改動)(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第⑥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⑦段中加點字“這”指什么?
            (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觀念的一項是
             

            A.《朗讀者》的成功,說明不依靠視覺沖擊力一樣可以辦好文化類節目。
            B.《朗讀者》喚起大眾對朗讀的記憶,給浮躁的世界帶來一股清流。
            C.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財富的充裕必將導致精神世界的空虛。
            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們對文化藝術之美的追求和心靈寧靜的渴望。

            組卷:377引用:1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