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2019)選修1《穩態與調節》2023年模塊學業測試卷(1)
發布:2024/7/20 8:0:8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A.耗氧多的細胞內O2濃度高于其生活的內環境 B.肌肉注射的藥物需經組織液進入肌細胞 C.大量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會引起組織腫脹 D.內環境的成分中有蛋白質和尿素等 組卷:1引用:2難度:0.6 -
2.下列哪項不是由人體內環境成分發生明顯變化而引起的病癥( ?。?/h2>
A.浮腫 B.高原反應 C.貧血 D.尿毒癥 組卷:3引用:4難度:0.8 -
3.下列敘述不能支持“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 動的必要條件”觀點的是( ?。?/h2>
A.血糖濃度的穩定,為細胞呼吸提供充足的反應物 B.血液含氧量的穩定,為細胞有氧呼吸提供充足的反應物 C.內環境溫度的穩定,有利于體內各種酶正常發揮催化作用 D.內環境pH的穩定,有利于消化道內營養物質的消化分解 組卷:12引用:5難度:0.8 -
4.從神經系統組成的角度,判斷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h2>
A.中樞神經系統由大腦和脊髓組成 B.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屬于傳出神經 C.支配軀體運動的全部神經就是外周神經系統 D.自主神經系統是脊神經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組卷:19引用:3難度:0.7 -
5.去甲腎上腺素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去甲腎上腺素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B.去甲腎上腺素發揮完作用后可能會被突觸前膜回收 C.去甲腎上腺素作用于突觸后膜后,突觸后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 D.去甲腎上腺素能夠被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識別,使下一個神經元膜電位發生改變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6.人體消化道黏膜和皮膚細胞中存在可以被辣椒素或高溫激活的香草酸受體。辣椒素進入口腔會引起灼痛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辣椒素進入口腔后,通過非條件反射在大腦皮層產生灼痛感 B.辣椒素與受體結合后,產生的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神經纖維傳導 C.有人吃辣椒會大汗淋漓且面部發紅,原因是汗腺分泌加強、皮膚血管舒張 D.吃辣椒后喝涼水可以緩解辣椒素刺激引起的灼痛感 組卷:3難度:0.7 -
7.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學習和記憶是人腦的高級功能 B.反射弧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可雙向傳導 C.大腦皮層受損,人體仍能完成膝跳反射 D.下丘腦有許多維持生命必要的中樞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8.有關分泌細胞分泌物與靶細胞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如果分泌物是甲狀腺激素,那么靶細胞一定是垂體細胞 B.如果分泌細胞是垂體細胞,那么靶細胞可能是胰島細胞 C.分泌物作用于靶細胞后,靶細胞分泌的物質可作用神經細胞 D.分泌細胞產生的分泌物與靶細胞相互結合的原因是靶細胞膜上有載體蛋白 組卷:5引用:3難度:0.7
四、解答題
-
24.如圖所示為人體皮膚在受到尖銳物體刺傷后發生的炎癥反應過程,請回答有關問題。
(1)內環境是人體細胞賴以生存的液體環境,由圖可知,吞噬細胞生活的具體內環境有
(2)據圖分析,炎癥發生時,
(3)炎癥反應屬于人體抵抗外來病原的第組卷:1引用:2難度:0.6 -
25.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調節,請分析回答:
(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
(2)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夠影響植物的抗低溫能力。某研究小組以擬南芥為材料,進行了以下實驗。研究人員將擬南芥植株分別置于常溫(22℃)和非致死低溫(4℃),定時檢測植株體內的乙烯合成量,結果如圖。實驗結果顯示,在此過程中乙烯合成量的變化趨勢為
(3)將擬南芥植株進行一段時間的4℃低溫“訓練”后,移至-8℃致死低溫下,植株的存活率明顯提高。研究人員推測,低溫“訓練”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強,從而提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溫能力。請提供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以檢驗這一推測
(4)下列有關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有
A.利用細胞分裂素能夠對收獲的農產品儲藏保鮮
B.利用高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能夠去除大豆地里的雜草
C.利用赤霉素處理大麥,可在大麥種子不發芽的情況下產生α-淀粉酶
(5)多地媒體披露,市場上銷售的一些嫩黃瓜在種植時被涂抹了避孕藥(其主要成分是類雌性激素),有人認為此類報道不科學,理由是組卷:14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