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本部分包括35題,每題2分,共計7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母雞下蛋 B.鐵皮生銹 C.雨后春筍 D.葵花向陽 組卷:276引用:239難度:0.9 -
2.童年時,我們經常唱起一首兒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到我們這里來,主要是受哪種非生物因素的影響.( )
A.陽光 B.溫度 C.水分 D.空氣 組卷:5引用:33難度:0.9 -
3.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為了保證實驗的科學性( )
A.不需要設置對照實驗,太麻煩 B.只需要一組實驗就可以了 C.對照實驗只不過是形式而已,可有可無 D.需要設置一組對照實驗 組卷:29引用:11難度:0.9 -
4.在如圖所示的密封容器內,綠色植物在富含腐殖質的潮濕土壤中生長,土壤中還有一些小昆蟲,在適宜的條件下,瓶內生物能存活較長時間,這就是生態瓶。下列有關該生態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態瓶中只存在生產者和消費者 B.生態瓶中的非生物因素只有空氣和泥土 C.該生態瓶就是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 D.該生態瓶可以長期放在陰暗處 組卷:13引用:6難度:0.7 -
5.大米中的淀粉在體內最終被分解成哪種成分被吸收?( )
A.麥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甘油 組卷:24引用:19難度:0.9 -
6.缺乏下列哪種維生素會導致佝僂病(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7.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中開始化學消化的器官依次是( )
A.口腔、胃、胃 B.口腔、小腸、小腸 C.口腔、口腔、小腸 D.口腔、胃、小腸 組卷:46引用:38難度:0.7 -
8.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 )
①制訂計劃
②實施計劃
③提出問題
④作出假設
⑤得出結論A.①②③⑤④ B.①②⑤④③ C.③④②①⑤ D.③④①②⑤ 組卷:10引用:2難度:0.6 -
9.在切開的馬鈴薯上滴幾滴碘酒,馬鈴薯就會變藍,這說明馬鈴薯含有( )
A.蛋白質 B.淀粉 C.脂肪 D.維生素 組卷:11引用:1難度:0.9 -
10.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增施( )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有利于蔬菜的豐產,因此有人把這種氣體稱為大棚里的“氣肥”。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水蒸氣 D.氮氣 組卷:25引用:13難度:0.7 -
11.關于光合作用對生物圈的意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保證了生物圈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平衡 B.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來源 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只滿足了植物生長的需要 D.是人類所用能源的主要來源 組卷:116引用:21難度:0.9 -
12.被稱為植物營養的“三要素”的是( )
A.含硼、含鉀、含鐵的無機鹽 B.含氮、含鉀、含鐵的無機鹽 C.含氮、含磷、含鐵的無機鹽 D.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 組卷:36引用:4難度:0.9 -
13.人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二、主觀題部分
-
39.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填寫完整。
(1)提出問題: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境嗎?
(2)作出假設:
(3)制定并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兩側的中央處各放5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該實驗的變量是
為什么?
(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下表:環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陰暗 10只 9 只 8只 10只 8 只
從中得出的實驗結論是組卷:117引用:58難度:0.1 -
40.下面是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丁中的
(2)上述實驗中,只有組卷:1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