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中考地理一模試卷

          發布:2024/11/13 22:30:2

          一、選擇題(每題1分)

          • 1.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泰安某中學四位同學相約游覽岱廟,出發前四位同學開啟微信位置共享。同學們在群里報告各自位置,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44引用:1難度:0.5
          • 2.信息時代人們查閱天氣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讀某市近五日的天氣信息手機截屏(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5引用:1難度:0.5
          • 3.2021年11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中非將繼續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結合圖文資料,完成3~4題。

            如圖所示,圖中四國(  )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 4.2021年11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中非將繼續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結合圖文資料,完成3~4題。

            在中非經濟合作中,非洲國家具有的優勢包括(  )
            ①充足的資金
            ②豐富的礦產
            ③廉價的土地
            ④先進的技術
            ⑤豐富的勞動力

            組卷:6引用:0難度:0.50
          • 5.北京時間2021年12月30日2時25分,印度尼西亞班達海海域發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震中位于7.75°S,127.60°E。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35分

          • 19.【區域治理  生態保護】
            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歷史上,延安市環境問題十分嚴重。經過幾十年的綜合治理,生態恢復加快。目前,植被覆蓋率高達81.3%,每年輸送到黃河的泥沙量由2.5億噸下降到0.31億噸。黃土地變成了“綠水青山”,變成了一座座“金山銀山”。
            材料二:延安地理位置示意圖、我國蘋果帶分布圖、延安生態治理示意圖。

            (1)讀圖判斷,成語“涇渭分明”的典故源自
             
            省。
            (2)“雨澇流泥漿,沖成萬條溝,肥土順水流,籽苗連根丟”是延安過去的真實寫照。這說明過去的延安市最嚴重的環境問題是
             
            ,列舉一條產生此種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
             

            (3)現在的延安“土不下坡,綠水長流”,環境良好。結合材料分析,延安人民采用了哪些生態措施來治理環境?
             

            (4)家鄉環境美起來,人民生活富起來。延安人民積極發展林果業,目前這里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蘋果產區之一。蘋果喜歡冷涼、干燥、日照充足的氣候條件。延安與沿海蘋果帶相比,突出的優勢是
             
            (雙選)。
            A.氣候溫暖濕潤
            B.降水集中
            C.海拔較高,氣溫低
            D.降水少,光照強
            (5)讀以下“延安農產品產量與銷售變化圖”(圖2),由延安市農產品產量與銷售變化圖可知,該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調整方向是減少
             
            的比重,增加
             
            的比重,這對當地河流水文特征變化的有利影響是
             
            ,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圖2
            (6)延安人民積極發展旅游業,這里的傳統民居一
             
            有冬暖夏涼的優點,深受游客喜愛。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20.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受環境、飲食習慣等影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流派。目前人們廣泛承認的是粵菜、川菜、魯菜、淮揚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稱為“八大菜系”。

            材料二:山東位于黃河下游,東瀕海洋,氣候溫和,省內匯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樣性的地貌,造就了魯菜的食材選料品種異常豐富與均衡。山東大地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加上兩千多年來浸潤著儒家學派“食不厭精、臉不厭細”的精神追求,終成魯菜系的洋洋大觀。
            材料三:四川盆地,氣候潮濕多陰雨天,光照較少,氣候濕冷,這樣環境下,辣椒在給人味覺上的快感時,去除食材土腥等雜味同時,還能溫暖人的身體。再比如湖南和江西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點氣候潮濕,吃辣促進血液循環抵御厚重的濕氣,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所以,川菜的特點與當地多雨多陰天少陽光的濕冷氣候有一定的聯系。
            看分布:
            (1)從海陸分布上看,八大菜系發源地多分布于
             
            地帶。
            (2)川菜對應的省份是
             
            (填數字)。
            析要素:
            (3)蔥燒海參、油燜大蝦是魯菜的經典菜品,所用的原料與當地的地理位置有怎樣的關系?
             

            (4)川菜以麻辣著稱,水煮魚、辣子雞是其代表,這與四川當地的氣候有怎樣的關系?
             

            梳聯系:
            (5)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八大菜系代表的飲食文化特色往往依托于獨特的自然條件,同時這些地區人口
             
            ,文化發達,使得特色飲食文化得以繼承和擴散。由此發現,飲食文化與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

            組卷:23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