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雅境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9/6 17:0:8
一.積累與運用(共16分)
-
1. 初三2101班在國慶假期間開展了“我和我的長沙”主題研學活動,以下兩段文字選自小語同學寫的研學筆記,請你仔細閱讀并完成下列各題:
[甲]造訪長沙簡牘博物館,令我心絮難平。那種用竹簡編成的書是沉甸甸的。①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簡犢文書約有120多斤重。西漢時候,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篇文章,足足用了3000片竹簡,是由兩名健壯的武士抬到宮廷里面去的。漢武帝把竹簡一片一片地解下來看,竟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看完。
[乙]眾多地名像一張張名片,不僅承載了歷史的四憶,而且反映了文化的積淀。②通過本次活動,使我們了解到了長沙地名背后的故事。③“太傅里”是為了紀念漢代謫宦長沙的太傅賈誼;“金錢街”的名稱與呂洞賓的傳說有關;“定王臺”記錄了定王劉發筑臺望母的故事。④這些因傳說與故事而衍生的地名賦予了長沙神秘的文化色彩。我仿佛在歷史的海洋里漫游,任憑海浪洶恿,看無數風流人物傲立潮頭。
(1)下列四個詞語中,字音、字形書寫無誤的一項是A.心絮 xù B.沉甸甸 diàn C.謫宦 dí D.洶恿 xōng yǒng
A.造訪
B.健壯
C.漫游
D.風流人物
(3)文段中標序號并畫橫線的四個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①
B.②
C.③
D.④組卷:16引用:1難度:0.9 -
2.某同學根據學過的古詩,對傳統節日、節氣作出了一些推測,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br />
作品名稱 原文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
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A.根據《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我們可以從“登高”“送酒”“故園菊”推斷出描寫的是重陽節。 B.閱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推測蘇軾是在中秋節賞月,而中秋節又是“團圓節”,更容易思念自己家鄉和親人,因而喝醉了酒。 C.《清明》,從“路上行人欲斷魂”可以看出,清明只是一個悲傷的節日,因為這一天人們要去掃墓祭祖。 D.《月夜憶舍弟》是正值白露時節,這是入秋后的第三個節氣。在鼓聲和雁鳴的映襯下,詩人對兄弟的憂慮和思念愈發濃烈。 組卷:28引用:2難度:0.5 -
3.古詩文默寫。
(1)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新舊更迭這一真理的句子是:
(2)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崇高憂樂觀的句子是:
(3)韓愈在《左遷至藍關示侄孫》中即景抒情,道盡英雄失路的悲慨的句子是:
(4)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運用擬人手法,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句子:組卷:8難度:0.8
三、達與寫作(共58分)
-
10.古今中外有許多自強不息的人物,學習他們的故事,可以讓大家頗受教益。
初三開學已一月有余學習壓力比較大,班上小文同學一直難以適應,每天是一副“擺爛”的樣子。你作為他的好朋友,請結合一位名人自強的故事,并引用能體現自強不息精神的詩詞名句或名言古訓,來給他寫一封簡短的信,與他共勉。
要求:表達思路清晰,要點齊全,語言簡明、得體,不超過200個字。組卷:6引用:2難度:0.5 -
11.寫作。
阿長泛黃粗拙的《山海經》,父親蹣跚買橘的背影,母親的殷殷叮嚀,老師的諄諄教誨,朋友的關心與鼓勵,陌生人與你共擎的傘,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的車……生活中,有多少溫暖留藏心間,猶如春風喚醒花兒,星光點亮世界。這讓我們歡喜、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無懼風雨、勇敢前行。請你先補全作文題目:“留在______里的暖”,再寫作一篇文章。
要求:(1)自擬標題;(2)除詩歌或戲劇外,文體不限;(3)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襲、套作;(4)文中不得出現自己的真實姓名、校名等。組卷: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