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西南寧市興寧區天桃實驗學校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17 18:30:2
一、選擇題共34分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選定的答案標號涂黑。(本卷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
-
1.有一趟高鐵“逆行”準點駛入武漢,這趟高鐵上的“逆行者”,有女兒兒子、有妻子丈夫、有母親父親,他們是上海馳援武漢應對新冠疫情的第一批醫生。這表明( )
①人的身份只是通過家庭關系確定的
②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人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④人的身份是唯一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2.雷鋒在日記中寫道:“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
②只要融入社會就能實現人生價值
③個人應在社會課堂中成長
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個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3.近日,南通市文旅部門以“觀摩紅色文化資源”為主題,倡導徒步游學的形式,引領青少年深入南通的紅色紀念館等,如南通革命紀念館、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等,深度感悟南通的紅色故事。從“在社會中成長”的角度來看,這次活動的意義是( )
①便于青少年社會身份的早日確定
②有利于青少年獲得成長的精神滋養
③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
④有利于青少年積極關心與融入社會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組卷:72引用:7難度:0.6 -
4.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積極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做法不利于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有( )
①積極參加研學旅行
②熱心幫助他人
③沉迷網絡游戲
④努力學習,毫不關注社會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1引用:5難度:0.7 -
5.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動,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縱使相隔萬里,也如近在咫尺。這說明網絡( )
A.打破時空限制,促進人際交往 B.豐富日常生活,方便網絡購物 C.推動社會進步,注入發展活力 D.加速資源匯聚,拓展文化交流 組卷:9引用:6難度:0.8 -
6.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小梅和她的組員完成繪制的思維導圖的空缺部分( )
A.①民主政治不斷進步②不是法外之地 B.①生活變得豐富多彩②遠離規則的約束 C.①生活變得豐富多彩②不是法外之地 D.①文化傳播變得迅速②改變世界 組卷:9引用:2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26分
-
19.【規則在我心中 安全伴我同行】
材料一:在舉國同慶的日子里,南寧市某校八(1)班小華同學也積極參與到國慶慶祝活動當中。當天小華發現廣場保安要求游客必須佩戴口罩,方可進入,但小華卻不以為然,還振振有詞說:“戴不戴口罩是我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
材料二:10月6日,小華和同學利用國慶假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走訪、調查部分市民防疫態度,發現“口罩文明”蔚然成風,“主動亮碼”成為標配,防疫文明已在市民心中扎根。
(1)請你運用“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的相關知識對小華的言論進行評析。
(2)為鞏固抗疫成果,增強師生防疫意識,請你設計一條防疫宣傳標語。組卷:16引用:1難度:0.7 -
20.【弘揚法治精神 推進依法治國】
材料一:2022年4月,廣西南寧市某縣中心學校發生多名學生輪番毆打一名女學生事件,公安機關對其中一名14周歲學生陳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對其他11名未滿14周歲學生的監護人進行訓誡。
材料二:2022年1月,教育部按照有關工作要求,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同意,制定了《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自2022年5月1日起實施。
(1)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陳某毆打他人的行為屬于
(2)根據材料一,運用所學知識,說說你從中得到了哪些警示?
(3)為了構建法治校園,請你給學校提出一條建議。組卷:7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