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
-
1.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302/266/7ccff1f0.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圖甲中彈奏古箏可以發出音調不同的聲音,是因為彈奏琴弦的力度不同 B.圖乙中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面上下都能聽到音樂聲,說明傳播聲音不需要介質 C.圖丙中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圖丁中人站在北京天壇回音壁圓形圍墻內說話,聲音經過多次反射,可在圍墻內的任何位置聽到 組卷:97難度:0.5 -
2.我國早在漢代就有記載:“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下,則見四鄰矣?!边@個裝置是世界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潛望鏡,下列現象與其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h2>
A.
水中倒影B.
鑿壁借光C.
日晷計時D.
海市蜃樓組卷:229引用:2難度:0.5 -
3.如圖關于透鏡的應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
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B.
凸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C.
顯微鏡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D.
望遠鏡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組卷:904引用:24難度:0.7 -
4.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詩詞中有關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h2>
A.“已是懸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C.“斜月沉沉藏海霧”,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D.“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組卷:568引用:21難度:0.8 -
5.前幾天從菜地里拔出了一個水靈靈的蘿卜,結果蘿卜“糠”了,但是看上去和剛拔出來時沒什么兩樣,只是變輕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看上去和剛拔出來時沒什么兩樣”說的是蘿卜的體積沒有改變 B.“變輕了”說的是蘿卜的質量變小了 C.雖然“糠”了的蘿卜“變輕了”,但密度沒有改變 D.一塊冰熔化成水后,它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組卷:82引用:2難度:0.7 -
6.如圖所示,踢毽子起源于漢代,高承《事物紀原》記:“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下列關于踢毽子說法正確的是( ?。?/h2>
A.毽子飛行時以地面為參照物毽子是靜止的 B.毽子飛行過程中受到重力和腳對它的踢力 C.毽子落在水平地面靜止時,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若毽子上升到最高點時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毽子將向上運動 組卷:362引用:9難度:0.5 -
7.與大氣壓有關的生活現象,下列解釋符合物理規律的是( )
A.茶壺蓋上的小孔被堵住,壺里的水就很難倒出來 B.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肌肉里是利用大氣壓 C.沒有大氣壓,水泵同樣可以把水抽到高處 D.高原地區大氣壓比沿海地區大 組卷:470引用:7難度:0.7 -
8.如圖所示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緩緩升起的奧運五環,重達3t的奧運五環“破冰而出”,被勻速豎直提升至13m的高空。下列說法正確的( )
A.動能逐漸增大,重力勢能逐漸減小 B.動能逐漸減小,重力勢能逐漸增大 C.動能保持不變,且機械能不變 D.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逐漸增大 組卷:34引用:2難度:0.8
二、非選擇題部分共60分
-
23.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透明玻璃板,把蠟燭A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他應在玻璃板 (選填“前面”或“后面”)觀察蠟燭A經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 (選填“點燃”或“不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動,比較蠟燭A的像和蠟燭B的大小。
(3)他體會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成像沒有平面鏡清晰,這樣做目的是 。組卷:38引用:1難度:0.5 -
24.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壓強大小的因素”,請你在認真思考、觀察的基礎上,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壓強計是通過 來反映被測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
(2)使用前要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方法: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體能 ,則說明不漏氣。
(3)比較圖乙的①②兩圖可以得出結論:。
(4)如圖丙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盛有適量的水和濃鹽水,某同學用壓強計鑒別這兩種液體,則圖 (選填“a”或“b”)中裝的是濃鹽水。組卷:7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