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2)

          發(fā)布:2024/11/30 8:30:2

          一、單選題

          • 1.學(xué)校升國旗的旗桿頂上有一個滑輪,升旗時往下拉動繩子,國旗就會上升。對這滑輪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820引用:122難度:0.9
          • 2.關(guān)于滑輪組的敘述,較全面的是(  )

            組卷:682引用:3難度:0.5
          • 3.一名體重600N的舉重運動員,可舉起1300N的物體,這個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圖裝置提升物體,滑輪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計,在下列四個不同重力的物體中,他能提起的最重的物重是(  )

            組卷:1752引用:6難度:0.5
          • 4.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同一個物體,(不計滑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裝置是(  )

            組卷:855引用:7難度:0.7
          • 5.利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重0.4N)提升鉤碼時,不能證明使用動滑輪能省力的操作是(  )

            組卷:557引用:4難度:0.5
          • 6.如圖所示,分別用F1、F2、F3、F4勻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則(  )

            組卷:2233引用:39難度:0.9

          三、實驗題

          • 17.圖中是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裝置。
            (1)實驗時,必須
             
            向上提起彈簧測力計。
            (2)某同學(xué)用該滑輪組做實驗,記錄的兩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其中序號為
             
            的一組有錯誤。
            實驗序號拉力F/N鉤碼重G/N線段提升距離s/m鉤碼上升高度h/m
            11.130.240.08
            20.720.120.36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18.小夢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次數(shù) 鉤碼升高的高度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1 1 0.2 1 0.2 向上
            2 2 0.2 2.1 0.2 向下
            3 1 0.2 0.6 0.4 向上
            4 2 0.2 1.1 0.4 向上
            (1)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和

            (2)實驗中應(yīng)沿豎直方向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
            (3)請將小夢設(shè)計的記錄表格中未填寫的測量項目補充完整。
            (4)比較1和2兩次實驗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

            (5)依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分析,使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所用的力是直接提升物體所用力的一半,但分析第3、4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卻不符合這樣的關(guān)系,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組卷:511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