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高中校協作體高一(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1/3 4:30:2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盡管儒家和經學在漢代盛行,“成人倫,助教化”“懲惡揚善”被規定為從文學到繪畫的廣大藝術領域的現實功利職責,但漢代藝術的特點卻恰恰是,它并沒有受這種儒家狹隘的功利信條的束縛。剛好相反,它通過神話跟歷史、現實和神、人與獸同臺演出的豐滿的形象畫面,極有氣魄地展示了一個五彩繽紛、琳瑯滿目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有意或無意地作為人的本質的對象化,作為人的有機或非有機的軀體而表現著的。它是人對客觀世界的征服,這才是漢代藝術的真正主題。
首先,你看那神仙世界,那里沒有苦難的呻吟,而是愉快的渴望,是對生前死后都有永恒幸福的祈求。神仙世界不是與現實苦難相對峙的難及的彼岸,而是好像就存在于與現實人間相距不遠的此岸之中。也由于此,人神雜處,人首蛇身(伏羲、女媧的形象),豹尾虎齒(《山海經》中的西王母形象)的原始神話與真實的歷史故事、現實人物之紛然一堂,同時并在,就并不奇怪。漢代藝術中的神仙不再具有在現實中的威嚇權勢,而帶著更濃厚的主觀愿望的色彩。它不是如原始藝術請神靈來主宰、統治、支配人間,而是人們要到天上去參與和分享神的快樂。人間生活的興趣不但沒有因向往神仙世界而零落凋謝,相反,是更為生意盎然、生機蓬勃,使天上也充滿人間的樂趣,使這個神的世界也那么稚氣天真。它不是神對人的征服,而是人對神的征服。神在這里還沒有作為異己的對象和力量,而是人及人間生活的直接伸延。
其次,與向往神仙相交織并列的,是對現實世間的津津玩味和充分肯定。它一方面通過宣揚儒家教義和歷史故事——表彰孝子、義士、圣君、賢相表現出來,另一方面更通過對世俗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多種描繪表現出來。如果說,神仙幻想是主體,那么它們便構成了漢代藝術的雙翼。漢石刻中,歷史故事非常之多。例如,“周公輔成王”“荊軻刺秦王”“管仲射桓公”“狗咬趙盾”“藺相如完璧歸趙”“高祖斬蛇”“鴻門宴”,各種歷史人物,從孔子到老萊子,從義士到烈女,從遠古歷史到近代人物……無不品類齊全,應有盡有。其中,激情性、戲劇性的行為,人物和場景(例如行刺),更是藝術家興趣和意念所在。所以,盡管道德說教、儒學信條已浸入畫廊,卻仍然難以掩蓋那股根柢深厚異常充沛的浪漫激情。
黑格爾《美學》曾說十七世紀荷蘭小畫派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和細節——例如一些很普通的房間、器皿、人物等等各種場景和細節作那樣津津玩味的精心描述,表現了荷蘭人民對自己日常生活的熱情和愛戀,對自己征服自然(海洋)的斗爭的肯定和歌頌,因之在平凡中有偉大。漢代藝術對現實生活中多種多樣的場合、情景、人物、對象甚至許多異常一般的東西,反射出一種積極的對世間生活的全面關注和肯定。只有對世間生活懷有熱情和肯定,并希望這種生活繼續延續和保存,才可能使其藝術對現實的一切懷有極大興趣去描繪,去欣賞,去表現。漢代藝術中如此豐富眾多的題材和對象,比起荷蘭小畫派來,它們的力量、氣魄、價值和主題等藝術世界的規模要更為宏偉巨大。因為這是一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第一次得到高度集中統一的強盛帝國的繁榮時期的藝術。遼闊的現實圖景、悠久的歷史傳統、邈遠的神話幻想的結合,在一個琳瑯滿目、五色斑斕的形象系列中,強有力地表現了人對物質世界和自然對象的征服主題。這就是漢代藝術的特征本色。
(摘編自李澤厚《美學三書?美的歷程》,有刪改) 材料二:
從中國藝術發展史的角度看,漢代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的一座高峰。
劉漢王朝不僅是新生的充滿活力的大型中央集權制國家,同時也是正處于上升階段的雄心勃勃的地主階級統治的時代,受時代精神的影響,西漢中期以后的藝術作品,往往表現出一種昂揚向上、豪邁奔放、雄渾有力的氣勢。它們把遠古傳統的原始活力和野性充分地保存和延續下來,這一點不但表現在主題的龐雜上,而且也表現在運動、氣勢和古拙的藝術風格上。常任俠先生四十年代所作《重慶附近發現之漢代崖墓與石闕研究》一文,引法國人色伽蘭論漢畫:“漢朝為強健戰斗生氣活潑之皇朝,其藝術之特征亦同,即在造墓藝術之中,從未稍露死喪之意。其特征即在其威猛常用動物表現之。漢代大獸姑不論其種類如何,盡為長身之獸,胸大腰聳,筋力呈現,大致以牡類體狀居多……各種獸畜,互相追逐,互相戰斗,生動之狀,雖在墓所亦然。”
漢代的藝術作品風格樸素、雄渾奔放。構圖上既能表達繁復而又富于韻律的巨幅畫面,也善于處理某一主題所需的小型畫幅。創作者經常抓取歷史故事矛盾沖突的高潮,并且善于運用必要的景物以交待特定的環境,人物之間的呼應關系也處理得非常出色。
由畫像石、畫像磚以及瓦當等反映出的漢代藝術盡管粗重笨拙,卻心胸開闊、氣派雄沉,那種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種整體性的力量和氣勢,那種龐雜的主題,是后代藝術難以企及的。
(摘編自郭紅梅《漢畫像石、畫像磚淺析》,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代藝術作為人的本質的對象化,剔除藝術現實的功利職責,表現人對客觀世界的征服。
B.現實人物走入神仙世界,神仙帶著人的主觀愿望,這使得漢代神仙世界充溢著人間氣息。
C.漢代藝術家將自己的興趣和意念融入藝術創造中,使其藝術作品洋溢著鮮明的浪漫激情。
D.漢代國勢強盛,與十七世紀荷蘭小畫派相比,藝術家創造出來的藝術世界的規模更宏大。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藝術創造一旦摻入現實功利性,就會使之失去藝術世界的繽紛色彩,藝術世界難以表現人的意愿,就成為脫離人的世界的彼岸。
B.在漢代創造的藝術中,神仙世界充滿人間生活樂趣,人神雜處,神話與現實并存,從形象到興趣堪稱人以及人間生活的伸延。
C.對儒家教義和歷史故事進行藝術改造,讓世俗生活和自然環境融入藝術的神仙世界,既符合貴族階層的需要,又具有幻想色彩。
D.藝術家因為懷有對世間生活的熱情與肯定,必然能潛心觀察普通的人、事、物,必然能創作出鴻篇巨制、平凡卻偉大的藝術作品。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材料一的論據的一項是
A.“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坩,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子虛賦》)
B.“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孔雀東南飛》)
C.“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綠償債主,孝心動蒼穹。”(《董永賣身葬父》)
D.“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余也。”(《黃帝內經》)
(4)兩則材料分別援引黑格爾與色伽蘭的畫論,請簡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5)兩則材料都闡述了漢代藝術的特征,請簡要分析二者在漢代藝術特征認知上的異同。組卷:4引用:5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馬石山上
峻青 篝火,一堆連著一堆,在山腳下燃燒著。
熊熊的火光,撕破了夜的黑幕,照見了篝火后面的敵人的影子。他們有的端著槍在篝火的旁邊走來走去,有的在烤火,有的在東倒西歪的睡大覺。熊熊的火光,也照見了山腳下面的亂石縱橫的山路,光禿禿的枯樹,凍了冰的發光的小溪。
一個正在來回走動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住了腳步,側起耳朵聽了一下,山坡上面,傳來了一陣奇怪的聲音,在狂風怒吼的樹下,他斷不定這是一種什么聲音,像洪水沖破了堤岸,又像暴雨橫掃著山野。他瞇起眼睛,竭力地向那響著聲音的地方望去,可是,火光晃著他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見。他端起槍來,砰砰地向山上打了兩槍,山上沒有響槍,可是,那聲音卻還在響著。
當鬼子打槍的時候,宮班長和戰士們已經沖到了離火堆不遠的地方,他們在水溝沿上的一堆巖石后面停了下來。緊隨在他們后面的人群,也都在離火堆稍遠一點的地方停了下來。當這些懷著緊張的心情的人們氣喘吁吁地收住了腳步的時候,他們感到了一種深沉的寂靜。在這深沉的寂靜中,他們聽見了篝火燃燒著的畢剝聲,寒風吹著松樹的鳴鳴聲,溪水在冰下奔流的叮咚聲,饑餓了的戰馬的嘶鳴聲,鬼子們嘰哩哇啦的說話聲。這寂靜在繼續的深沉著,擴大著,變成了一種難耐的緊張,在叩擊著人們的心。
宮班長伏在潮濕的溝沿上,用力地緊貼著地面,把頭從枯草中探出來,眼睛一動不動地凝視著他面前的火堆,他看見了隱在火堆后面的密集的敵人和那無數枝黑洞洞的槍口,鐵似的下顎又劇烈地蠕動起來了。他知道,火光照耀,是非常不利于突圍的,他要設法弄熄幾處篝火,把這個火網撕破。突然,他的眉毛一揚,迅速地把棉大衣脫了下來,輕輕地砸開了小溪里的薄冰,把棉大衣放在水里浸了一浸,向著大老矯把手一揮,就向火堆那面猛撲過去。大老矯會意地把機槍在巖石上架好,他看見班長像一道閃電似的竄到了篝火的前面,把濕淋淋的大衣往火上一罩,撲滅了篝火。于是,他端起機槍,就向著敵人猛烈地掃射起來。緊接著,南面和北面的戰士,也都用手榴彈炸息了山頭上的幾堆篝火,殺開了一條血路,立刻,寂靜的山谷,突然震天動地的沸騰起來了。滾滾的人群,就像一道沖破了堤壩的洪水似的,順著黑黝黝的山谷,猛烈地傾瀉出來了。
敵人被這意外的打擊弄昏了,他們慌亂地怪叫著,謾罵著,跌跌撞撞地奔跑著,亂成了一片。
大老矯沖出火網外面,把機槍架在一個小山崗上,猛烈地掃射著慌亂的敵人,幾天來積壓在心底的怒火,此刻總算爆發了。黑洞洞的槍口,在漆黑的夜間,吐出了一串串耀眼的火花,照亮了他的因激動而變紅的臉。
人群潮水似的在洶涌地傾瀉著。
這里是被累年的山洪沖刷成的一道長而深的山谷,它從半山腰里,彎彎曲曲地一直通到山腳下。靠著馬石店村的一個放牛老人的指引,班長選擇了這樣一個好的突圍地點。敵人的火網在這里被撕破了一個缺口,潮水似的人群,就像一股洶涌的山洪,順著彎彎曲曲的深谷,從山腰間直沖下來。深谷兩旁高地上的篝火被撲滅了,谷口周圍是一片黑暗,雖然在這濃密的黑暗中,仍然閃爍著機槍、步槍射擊的火光,但是深谷仍然保障了大部分突圍群眾的安全。
這時候,敵人已經從突然震驚中清醒過來了,但是,他們的兵力來不及集中,一時間又弄不清突圍的確實地點,只有盲目的亂打槍。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砰砰叭叭的槍聲,手榴彈的爆炸聲,嗚哩哇啦的喊叫聲。
一片大騷動,大喧嚷,好像天要塌下來一般。
然而,在突圍的人群中,卻是一片堅毅的沉默。除去雜沓而緊張的腳步聲和急促的呼吸聲以外,什么聲音都聽不見。老頭子們咬著牙忍住咳嗽不聲不響的往外沖,母親們用奶頭塞住嬰兒的嘴不聲不響的往外沖,前面的一個倒下了后面的立刻把他背起來不聲不響的往外沖。
大老矯繼續在射擊著,和他在一起的是小張,他們不斷地變換著陣地,敵人始終弄不清他們有多少人,有幾挺機槍。在緊張的戰斗中,他們不斷地回頭向山谷里張望,山谷里烏沉沉的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只聽見千萬腳步踏著亂石的一片巨大的轟鳴,這聲音把大地都震動起來了。從這巨大的腳步聲中,他們覺得似乎是他們兩人用兩雙有力的手,在撐住了這個網口,于是,他們感到了一種特別的興奮。現在,在他身旁的只有小張一個人,然而,他們并不感到孤單,他們繼續在射擊著,撐住了網口。
人群,繼續從撕破了的網口里,洶涌地向外傾瀉。
(選自峻青《馬石山上》,有刪改)注:《馬石山上》是峻青根據自己“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真實事件”寫成的。日軍對山東抗日根據地進行拉網合圍式大“掃蕩”,數千名群眾被圍困于馬石山區。路過此地的八路軍膠東軍區的10名戰士,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毅然決定幫助身陷絕境的群眾突圍。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端著槍“來回走動”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下來側耳聽了一下,又砰砰打了兩槍。體現出戰斗打響之前的緊張氛圍。
B.“伏”“貼”“探”“凝視”等詞語細致刻畫了宮班長的沉著冷靜,只有準確掌握敵情,才能制定有效的作戰方案。
C.大老矯準確領會了班長手勢的含義,“會意地把機槍在巖石上架好”,向著敵人猛烈掃射,掩護班長順利地撲滅了篝火。
D.突圍的人們“不聲不響的往外沖”,他們互相配合,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用“堅毅的沉默”粉碎了敵人的圖謀。
(2)文中最后兩段多次寫到“網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張“網”是鬼子布下的圍捕之“網”,控訴著日本鬼子的兇險和罪惡。
B.大老矯和小張不斷變換射擊陣地,撕開日本鬼子瘋狂的陰謀之“網”。
C.在英勇善戰的戰士和成熟的中國民眾面前,殺人網織得再巧再密也屬徒勞。
D.從撕破的“網口”里突圍,沖出去的不只有群眾,也難免有漏網的鬼子。
(3)一堆堆篝火燃燒著,又熄滅了。故事情節逐步發展,人物形象逐步展現。請結合文中相關內容作簡要的分析概括。
(4)本文和茹志鵑的《百合花》所講的故事都發生在戰爭年代,都表現戰火中革命戰士特有的青春情懷,但刻畫英雄形象的手法不一樣。請結合文本情節作概括分析。組卷:4引用:5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們常說氣候逐漸變暖,使南極和北極的冰川融化,① ,真的是這樣的嗎?實際上,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因為全球平均氣溫的增幅有限,現在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受熱后體積膨脹。由于氣候變暖,從海水表層一直到大概兩千米深度,② ,導致海水體積膨脹。這個原因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大概占了三分之二,只有三成左右的海平面上升是來自冰雪融化。不過,隨著未來冰雪融化的增多,冰川融化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現在海平面升高的速度大概是一年3毫米左右。如果我們不采取措施,估計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大概會上升接近1米。③ ,因為海平面上升1米的時候,如果遇到了臺風、天文大潮,海平面會升高很多,水量會急劇增大,影響非常嚴重。并且它會慢慢侵蝕海岸線,這個后果也是很嚴重的。對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大的是沿海低洼地和島嶼,所以在一些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里面,許多低洼地和小島國組成了聯盟。因為對于這些國家來說,海平面上升1米,差不多就是滅國了。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組卷:45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2年11月發布的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能生成任何主題的原始文本,能像人類一樣交流。美國89%的大學生用ChatGPT做作業,效率大大提高;巴黎政治大學禁止所有師生使用ChatGPT,防止學術欺詐。這類人工智能技術,可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機遇,但同時也伴隨著很大的風險。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2引用: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