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鹿鳴路中學九年級(下)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30分)

          • 1.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要提倡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以下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

            組卷:58引用:8難度:0.7
          • 2.華夏造物歷史悠久,《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下列造物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279引用:72難度:0.8
          • 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30引用:2難度:0.7
          • 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2難度:0.7
          • 5.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95引用:16難度:0.7
          • 6.下列關于水和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40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18.在人類發展史中,化學為改善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作出重要貢獻。
            【考古發現】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雁魚燈造型優美,設計精妙,其剖面圖如圖。
            (1)先秦《考工記》中有關青銅成分記載:“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注:此處“金”指銅),由此可知,雁魚燈燈體的材質硬度比純銅
             
            (選填“大”或“小”)。
            (2)雁魚燈出土時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綠色銹蝕,該綠色固體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該綠色固體是銅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氧氣和
             
            (填化學式)反應的結果。
            (3)雁魚燈的燈罩可自由開合,以調進風量的大小。當著有大量黑煙產生時,應
             
            (選填“擴大”成“減小”)進風口從而促進燃料充分燃燒。
            (4)“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時隔30余年后,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現再次驚天下,出土的青銅面具銹跡斑斑,黃金面具仍金光燦燦,這說明金的活動性比銅
             
            (選填“強”“弱”)。
            (5)研究人員用碳14年代檢測方法進行分析,初步判斷三星堆4號坑屬于商代晚期,已知碳14原子中的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8,則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現代應用】某機械廠金屬廢料的成分是Zn、Cu、ZnO和CuO,某化學小組利用該金屬廢料回收銅并制取氧化鋅和硫酸銅,主要步驟如圖所示:

            (6)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7)步驟Ⅲ加入試劑甲發生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8)步驟Ⅳ加入適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9)取少量的濾液a,往其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鎂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往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沒有
             

            A.硫酸鎂B.硫酸鋅C.硫酸銅D.硫酸

            組卷:37引用:1難度:0.5
          • 19.實驗探究和證明推理是提升認知的重要手段。
            某同學將氫氧化鈉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銅溶液中,出現藍綠色不溶于水的固體。該同學對生成藍綠色固體而不是藍色固體的現象產生了疑惑。
            【查閱資料】
            Ⅰ.CuCl2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時,在氫氧化鈉較少的情況下會生成藍綠色沉淀——堿式氯化銅(Cu(OH)Cl)。Ⅱ。Cu(OH)2在60℃開始分解生成兩種氧化物,100℃分解完全,堿式氯化銅在300℃開始分解生成氧化銅、水和氯化氫,在400℃分解完全。
            【提出猜想】
            (1)藍綠色固體可能是:①Cu(OH)2;②Cu(OH)Cl;③
             

            (2)猜想①的理由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進行實驗】
            (3)該同學取31.25g藍綠色固體,加熱至100℃出現黑色固體,則猜想
             
            不正確。繼續加熱到400℃至質量不再改變,并使產生的氣體全部緩緩通過如圖所示裝置(裝置中藥品足量),已知實驗所得數據:

            ①最終得到剩余固體24.00g;
            ②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得到的沉淀經過濾、洗滌和低溫烘干,得到固體14.35g。
            完成下列問題:
            (4)判斷固體已洗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液,滴加含
             
            (填離子符號)的溶液,無現象;
            (5)通過上述實驗數據計算藍綠色固體中銅元素和氯元素的質量比
             
            (填最簡整數比);
            【得出結論】猜想③成立
            【拓展延伸】
            (6)如果欲使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質只有CuCl2,可向其中加入過量的
             

            A.CuO B.Cu(OH)2 C.Cu D.Cu(NO32
            (7)為使實驗中生成藍色固體,少出現藍綠色固體,應作
             
            改進(選填序號);
            A.實驗中將氯化銅溶液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B.實驗中應提供足量、較濃的氫氧化鈉溶液
            C.實驗應該在80℃的水浴中進行
            【定量計算】
            (8)現有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124.9g,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沉淀的質量與所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求: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組卷:46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