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選修7《2.2 不同地圖的特點和用途》2019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共15題;共32分)
-
1.下列不屬于遙感技術主要環節的是( )
A.傳輸信息 B.收集信息 C.發射衛星 D.專業圖件,統計數字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2016年10月13日是第21個國際減災日,其主題為“建設具有抗災能力的城市--讓我們做好準備”。據此回答:
減災防災正確的個人行為是( )
①增強減災防災意識②搶救財產優先③保持健康的心態④實施減災工程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中的衛星云圖屬于以下哪種類型的地圖( )
A.電子地圖 B.遙感地圖 C.地形圖 D.氣候圖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4.讀我國某地相關要素剖面示意圖,若該地取得如圖正午太陽高度時為廣州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時期,試判斷下面關于該地的描述最可能正確的是( )
A.N坡面為陽坡,紅壤廣布,適合馬尾松的生長 B.圖中河流在該地最可能自西向東流 C.該地的自然植被可能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圖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結冰現象 組卷:7引用:1難度:0.4 -
5.要準確快捷統計出各地災害信息材料,主要依據( )
A.傳感器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遙感技術 組卷:26引用:2難度:0.9 -
6.關于遙感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傳感器是進行信息處理和信息分析的儀器 B.物體的各類性質、環境條件不同,但其反射輻射的電磁波相同 C.一幅陸地衛星圖片可以把整個地球拍下來 D.從傳感器接受信息到遙感信息的應用的全過程,稱為遙感技術 組卷:3引用:1難度:0.7
二、綜合題(共3題;共25分)
-
18.如圖是大豆和玉米在不同時間、空間反射光譜曲線變化的情況。從該圖分析,在播種后經過一段時間,兩者光譜曲線接近,而在播種30天前后,綠色覆蓋尚不完全時,光譜曲線的差異比75天、100天和140天要顯著得多。
(1)分析可知,選擇
(2)根據圖中所表達的原理,在標準的假彩色衛星影像圖上準確區分玉米和大豆的直接解譯標志是
(3)識別不同作物是遙感技術應用的一個典型例子,隨著遙感應用向廣度和深度的發展,遙感探測將更趨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19.由于傳統手工制圖的生產工藝復雜落后,成圖周期長、勞動強度大、生產的地圖信息量少、不便保存和運輸等原因,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能夠用數字化的信息表達現實世界。地圖制圖技術發生了根本性的革命,尤其是隨著GIS的發展,地理信息可視化的技術日趨完善和成熟,目前計算機制圖正逐步取代傳統手工制圖生產。你會用電子地圖嗎?與紙質地圖相比,電子地圖具有哪些優點?
組卷:5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