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金花中學九年級(上)期中化學模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人間仙境,醉美成都”,下列與成都特色有關的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9引用:2難度:0.9
          • 2.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4引用:4難度:0.9
          • 3.下列化學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21引用:3難度:0.9
          • 4.凈化水的方法有:①過濾②加絮凝劑沉降③蒸餾④消毒殺菌⑤煮沸.要將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飲用水,應選用的方法和順序為(  )

            組卷:266引用:6難度:0.9
          • 5.我國自2015年1月1日起,對地級及以上城市執行空氣質量監測新標準,監測數據包括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項指標.某同學對SO2、NO2、O3和CO四種物質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組卷:1242引用:68難度:0.9
          • 6.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且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28引用:3難度:0.7

          四.實驗及探究(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空各1分,共23分)

          • 19.通過化學學習,你已經初步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合圖示回答問題.
            (1)觀察圖1,若用A裝置制取氧氣,其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其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2)實驗室常用加熱固體甲和固體乙的混合物來制取氣體丙,則制取丙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若收集氣體丙時只能用D裝置,則可推知丙的性質可能有
             

            (3)實驗室收集氧氣可選用
             
            裝置;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發生下列反應2NO+O2═2NO2,則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時不能用的裝置是
             


            (4)小麗為了探究氨氣(NH3)的某些性質,做了以下實驗:如圖2,從左向右依次是她做的實驗及相應現象.(已知:無色酚酞試液遇到堿性物質會變成紅色)
            ①通過實驗,小明同學可得出氨氣的有關三點性質是:
             
             

            ②在進行A操作收集氨氣時,導氣管要盡量接近試管底部,其目的是
             

            (5)在醫院里給病人輸氧氣時,在氧氣鋼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間需連接一個類似圖3所示的裝置,在裝置中盛放大約半瓶蒸餾水,導氣管
             
            (填“a”或“b”,下同)端與病人連接;若倒掉瓶內的水,用該裝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
             
            端通入.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 20.甲乙小組按如圖1所示實驗探究蠟燭的燃燒產物,獲得了不同的實驗現象.
            甲組: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
            乙組: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燒杯底部附著有黑色固體
            【提出問題】同學們查閱教材實驗,得知無色液滴是水,
            但黑色固體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黑色固體是碳
            【實驗驗證】利用如圖2所示裝置,甲,乙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以下方案進行驗證.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甲組 取少量該黑色固體于a中,通入空氣,點燃酒精燈加熱. 黑色固體燃燒,
             
            ,b中溶液變渾濁.
            乙組 取少量該黑色固體于a中,通入
             
            ,點燃酒精燈加熱.
            黑色固體劇烈燃燒,發出白光,b中溶液變渾濁.
            【分析與結論】
            (1)實驗結束時,停止通入氣體,后續實驗操作順序應是
             
            (填字母序號).
            A.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B.將試管b移走
            (2)b中的實驗現象說明黑色固體燃燒生成了
             
            ,由此可推斷猜想正確,理由是
             

            【實驗反思】
            (1)進一步實驗發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位置越低,產生黑色固體越多.查閱資料可知:蠟燭+氧氣(足量)→二氧化碳+水;蠟燭+氧氣(少量)→一氧化碳+水;…(反應條件均為“點燃”)由此推測乙組實驗產生黑色固體的原因是
             

            (2)甲、乙小組最終證明了蠟燭中一定含有
             
            (填字母序號).
            A.碳、氫和氧三種元素B.碳和氧兩種元素C.碳和氫兩種元素
            (3)石蠟的主要成分為C25H52,寫出石蠟完全燃燒的符號表達式:
             

            【實驗拓展】
            小組同學以“研究不同高度的蠟燭哪只先熄滅”為課題設計了以下實驗:
            查閱資料: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實驗步驟:①點燃兩支高低不同的蠟燭②用一只大燒杯同時倒扣在兩支燃燒的蠟燭上,用秒表計時.③重復實驗四次,實驗記錄如下:實驗結論:分析表中數據,你得到的結論是
             
            實驗次數 高蠟燭燃燒的時間 矮蠟燭燃燒的時間
            第一次 23秒18 26秒06
            第二次 23秒19 24秒94
            第三次 20秒02 21秒45
            第四次 15秒16 19秒10
            分析反思: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為什么實驗結果與我們的猜想不符呢?通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原因可能是
             
            .學以致用:當室內發生火災,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
             
            (填“直立”或“伏低”)身子前行尋找逃生出口.

            組卷:4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