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0/20 5:0:1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將所選選項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每小題2分,共36分)

          • 1.作為社區的成員、社會的公民,我們每一個人都從他人、社區和社會那里獲得了服務和幫助。因此,我們應該(  )
            ①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他人和社會
            ②多履行義務而少享受權利
            ③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④承擔起關心社會、愛護社會、服務社區、建設社區的義務和責任

            組卷:44引用:23難度:0.7
          • 2.阿里巴巴馬云建立鄉村教師獎--每年獎勵優秀鄉村教師1000萬、京東劉強東做“村長”,五年內全村家庭平均收入提高十倍……這些行為告訴我們(  )
            ①服務社會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
            ②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獲得豐厚的回報
            ③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④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具體體現

            組卷:167引用:24難度:0.7
          • 3.下列行為中體現了“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的有(  )
            ①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
            ②看到小區墻面有人亂貼廣告,給居委會反映問題
            ③為社區的垃圾分類查找資料,進行知識宣傳
            ④過馬路時攙扶老人。

            組卷:11引用:14難度:0.9
          • 4.“沙是散的,堆積起來就是無垠的沙漠;水是散的,積聚起來就是遼闊的海洋;風是散的,匯聚起來就是威力無窮的風暴。”由此可見,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  )
            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②個人和社會互不相干
            ③個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④個人離不開社會

            組卷:12引用:10難度:0.6
          • 5.在家里,“我”是爸媽的乖女兒;在學校“我”是老師的好學生;在社區“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鄰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確定依據分別是(  )

            組卷:1564引用:42難度:0.3
          • 6.一滴水的壽命是短暫的,但當它匯入大海,與浩瀚的大海融為一體時,就獲得了新的生命。大海不干涸,一滴水就永遠存在于大海之中。這個比喻說明(  )
            ①人總是生活于社會群體之中
            ②個人離開社會,照樣可以生活
            ③社會是個人成長的舞臺
            ④個人是社會的一分子,個人與社會是密不可分的。

            組卷:458引用:17難度:0.5
          • 7.下列詩句中,要求我們關注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是(  )
            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③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④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鄭板橋)

            組卷:888引用:35難度:0.5

          四、探究與實踐(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與實踐。第22題8分,第23題12分,共20分)

          • 22.2022年12月5日是第37個“國際志愿者日”。為弘揚志愿精神、發揮志愿作用,某校開展了以“如何理解‘學以成人’”為主題的探究實踐活動,請你一起參與。
            【體會意義】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截止2022年12月3日,我國注冊志愿者已超過2億人,全國平均每7人就有1名是志愿者,已有1.4萬家志愿服務組織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上進行了身份標識,注冊志愿服務團隊數量達98萬。很多青少年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
            (1)青少年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有什么意義?
            【學習榜樣】江西省“新時代好少年”徐浡廷雖然只是一名小學生,但他熱衷于公益事業,總是把義賣的錢和自己參賽獲得的獎金捐獻給家庭有困難的兒童、殘疾人、孤寡老人;經常參加由江西省慈善總會組織的公益活動,并獲得江西省慈善總會頒發的志愿服務證。
            (2)向徐浡廷學習,我們應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23.閱讀社會熱點新聞信息,運用所學道德與法治課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信息一】近年來,參與公益行動已成為廣大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許多同學都涌到同一地點,造成“窩工”和秩序混亂;有的同學缺乏經驗和技巧;有的同學參加兩次活動后遇到一些困難就打退堂鼓。
            (1)針對上述問題,請你提幾點建議給熱愛公益的同學們。
            【信息二】近年來,陜西省統籌國內外科技創新資源,建設科技資源大數據庫,形成涵蓋需求征集、眾包、眾籌、技術交易、創新創業大賽、科技資源共享、成果轉化等創新服務子平臺的“陜西科技云”。目前這一經驗已在全國很多地區得到推廣。
            (2)上述經驗說明互聯網能帶給我們哪些新變化?
            【信息三】2018年7月10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18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大會以“融合發展、協同共治、新時代、新征程、新動能”為主題,與會者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區塊鏈、產業互聯網、教育、文化旅游、人工智能、網絡與設備安全、知識產權等特色主題論壇展開討論。
            (3)談談互聯網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信息四】某校學生了解到本校一些學生志愿者暑期發起并參與了城市網絡互助平臺“e平臺”。目前,該平臺得到廣大市民的熱情響應和積極參與。在參觀、瀏覽這一平臺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愿意積極參與網絡生活,以自己的力量積極傳遞網絡正能量。
            (4)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傳遞網絡正能量?

            組卷:12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