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6 5:0:2
一、積累與運用(共18分)
-
1.下面是某同學做的字音字形梳理記錄,其中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注意糾正因為方言發音造成的誤讀,如:“南(lán)方”應讀成“南(nán)方”,“洞庭湖(fú)”應讀成“洞庭湖(hú)”。 B.注意糾正人名,地名的誤讀,如:“晏(àn)殊”應讀成“晏(yàn)殊”,“汴(xià)京”應讀成“汴(biàn)京”。 C.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誤寫,如:“慫恿”不能寫成“慫勇”,“崇拜”不能寫成“祟拜”。 D.注意成語字形的誤寫,如:“心無旁騖”應寫成“心無旁鶩”,“相得益彰”應寫成“相得益章”。 組卷:134引用:1難度:0.8 -
2.下面是初三某同學寫的畢業留言,其中加點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 )
??回首三年同窗生活,歷歷在目。課堂上,我們勤學好問,吹毛求疵:活動中,我們收獲歡樂,可歌可泣。同學們,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一起努力拼搏,哪怕結果牽強附會,也問心無愧。A.吹毛求疵 B.可歌可泣 C.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D.牽強附會 組卷:165引用:6難度:0.8 -
3.下面一段話選自某班的《班級日志》,其中表述有語病的一句是( )
①我們班負責本周的校園執勤工作,大家深感責任重大。②每天,只要廣播聲一響起,我們就按時到崗,各司其職。③一周下來,我們班獲得了“優秀執勤班級”的稱號,是因為所有同學共同努力的原因。④通過這次執勤,我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464引用:18難度:0.5 -
4.有些同學常將班級“圖書屋”中的書帶回家且遲遲不歸還。若在“圖書屋”旁張貼一張提醒同學及時還書的“溫馨提示”,下列表述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嚴禁將圖書私自帶回家。 B.讓每一本書都能及時回“屋”。 C.愛惜書籍,就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 D.愛惜書籍,不私自帶出。 組卷:112引用:12難度:0.7 -
5.某同學根據“杜甫相關文學知識表”作出了一些推測,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歷史背景 作者經歷 《望岳》 736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 此時在齊、趙(今山東、河北)漫游。 《春望》 757年,安史之亂時期 756年,將家小安置在鄘州,只身前往靈武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困居長安。 《石壕吏》 759年春,安史之亂時期,唐軍退守河陽,四處抽丁補充兵力 途經新安、石壕等地,根據目睹的現實寫了一組詩。 《月夜憶舍弟》 759年秋,安史之亂中 客居泰州(今甘肅天水),兄弟五人散處甘肅、河南、山東等地,只有最小的弟弟在身邊。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761年,安史之亂還未平定 居住在成都近郊草堂。 《江南逢李龜年》 安史之亂后 流落江南(今湖南一帶),后來和李龜年重逢在潭州(今湖南長沙)。 A.梳理創作時間及歷史背景后,推測杜甫的創作高峰在安史之亂期間。 B.閱讀作者經歷后,推測杜甫作品內容大多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如《石壕吏》等。 C.依據標題,結合作者經歷,推測出杜甫的詩歌有對戰爭的控訴、山河的贊美、親人的思念等。 D.梳理作者經歷,發現杜甫一生多在漂泊中追求仕途,其作品也多表現漂泊中的孤獨和仕途不順后的淡泊超然。 組卷:170引用:5難度:0.8
三、表達與寫作(共56分)
-
14.如圖是一幅題為《一家三代》的漫畫,請對漫畫的畫面及寓意進行說明。
要求:
①主要信息完整、準確、有效,
②語言簡明,說明順序合理,
③不超過120個字。組卷:104引用:1難度:0.5 -
15.寫作。
??很多同學渴望養成好習慣,改變壞習慣,但他們又覺得這種“養成”或者“改變”很難。請你寫一篇文章,講一講你在“養成好習慣”或者“改變壞習慣”方面的親身經歷或者所見所聞所想,讓這些同學讀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啟發。
寫作要求:
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但不要寫成詩歌或戲劇,也不要寫成書信體。
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襲,不要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現自己的真實姓名、校名等相關信息。組卷:114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