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20 16:0:2

          一、積累與運用。

          •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9
          • 3.下列句子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8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組卷:18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

          • 11.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打樹花
            馮驥才
                  ①門前廣場上臨時拉了一些電燈,將堡門下半截依稀照見,上半截和高高在上的門樓混在如墨的夜色里。一個正在熔化鐵水的大爐子起勁地燒著。鼓風機使爐頂和爐門不停地吐著幾尺長奪目的火舌。這火舌還在每個人眼睛里灼灼發亮。人們——當然包括我,都是來爭看此地一道奇俗打樹花。我于此奇俗,聞所未聞;只知道此地百姓年年正月十六鬧燈節,都要演一兩場“打樹花”。
                  ②當幾個熊腰虎背的大漢走上來,人們沸騰了。這便是打樹花的漢子。他們的服裝有些奇異,頭扣草帽,身穿老羊皮襖,毛面朝外,腰扎粗繩,腳遮布簾,走起來又笨重又威風,好像古代的勇士上陣。這時候,人群中便有人呼喊他們一個個人的名字。能夠打樹花的漢子都是本地的英雄好漢。不久人聲便靜下來。一張小八仙桌擺在爐前,桌上放粗陶小碗,內盛粗沙,插上三炷香,還有幾大碟,三個饃饃三碗菜,好漢們上來點香,燒黃紙,按年歲長幼排列趴下磕頭。圍觀人群了無聲息。這是祭爐的儀式。在民間,舉行風俗,絕非玩玩樂樂,皆以虔誠的心為之待之。
                  ③儀式過后,撤去供案,開爐放鐵水。照眼的鐵水傾入一個方形的火磚煲中。鐵水盛滿,便被兩個大漢快速抬到廣場中央。同時拿上來一個大鐵桶,水里泡放著十幾個長柄勺子,先是其中一個大漢走上去從鐵桶中拿起一個勺子,走到火紅的鐵水前,彎腰一舀,跟著甩腰掄臂,滿滿一勺明亮的鐵水潑在城墻上。就在這一瞬,好似天崩地裂,現出任何地方都不會見到的極其燦爛的奇觀!金紅的鐵水潑擊墻面,四外飛濺,就像整個城墻被炸開那樣,整個堡門連同上邊的門樓子都被照亮。由于鐵硬墻堅,鐵花飛得又高又遠,鋪天蓋地,然后如同細密的光雨閃閃爍爍由天而降。可是不等這光雨落下,打樹花的大漢又把第二勺鐵水潑上去。一片沖天的火炮轟上去,一片漫天的光雨落下來,接續不斷;每個大漢潑七八下后走下去,跟著另一位大漢上陣來。每個漢子的經驗和功夫不同,手法上各有絕招,又互不示弱,漸漸就較上勁兒了。只要一較勁,打樹花就更好看了。眾人眼尖,不久就看出一位年紀大的漢子,身材短粗敦實,潑鐵水時腰板像硬橡膠,一舀一舀潑起來又快又猛又有韻律,鐵水潑得高,散的面廣,而且正好繞過城門洞;鐵花升騰時如在頭上張開一棵輝煌又奇幻的大樹。每每潑完鐵水走下來時,身后邊的光雨嘩嘩地落著,映襯著他一條粗健的黑影,好像槍林彈雨中一個無畏的勇士。他的裝束也有特色。別人頭上的草帽都是有檐的,為了防止鐵水迸在臉上,唯有他戴的是一頂無檐的小氈帽,更顯出他的勇氣。
                  ④正像所有民俗一樣,打樹花源于何時誰也不知。只知道世界上唯有中國有,中國唯有在蔚縣暖泉鎮北官堡才能見到。
                  ⑤民俗的形成總是經過漫長歲月的釀造。比如最初打樹花用的只是鐵水一種,后來發現鐵水的“花”是紅色的,銅水的“花”是綠色的,鋁水的“花”是白色的。漸漸就在爐中放些銅,又放些鋁,打起的樹花便五彩繽紛,愈來愈美麗;再比如他們使用的勺子是柳木的。民間說柳木生在河邊,屬陰,天性避火。但硬拿柳木去舀鐵水也不行,這鐵水溫高一千三百度呢。人們便把柳木勺子泡在水桶里,通常要泡上一天一夜,而且打樹花時每個漢子拿它用上七八下,就得趕緊再放在木桶里浸泡。多用幾下就會燒著。濕柳木勺子的最大好處是,鐵水在里邊滑溜溜,不像鐵水,好像是油,不單省力氣,而且得勁,可以潑得又高又遠。
                  ⑥鐵水落下來,閃過光亮,很快冷卻。打樹花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一塊兩塊小鐵粒落在人群里,輕輕砸在人們的肩上,甚至臉上,人們總是報之以笑,好像沾到福氣。我還把落到我身上的一小塊黑灰的鐵粘放在衣兜里,帶回去做紀念呢。
                  ⑦有人說,蔚縣的打樹花至少有三百年的歷史了。不管它多少年了,如今這里的人們都上街吃呀,樂呀,豎燈桿呀,耍高蹺呀,看燈影戲呀,鬧得半夜,最后總有一場漫天繽紛的打樹花;讓去歲的興致在這里結束,讓新一年的興致在這里開始。
                  ⑧中國人過燈節的風俗成百上千,河北蔚縣暖泉鎮北官堡的打樹花卻獨一無二。
            (選自《馮驥才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有刪改)
            (1)閱讀選文,理清文脈,在下列橫線上依次填寫相關內容。
                  演出前的準備→①
             
            →②
             
            →民俗的形成
            (2)結合語境,品味文中畫線句,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①同時拿上來一個大鐵桶,水里泡放著十幾個長柄勺子,先是其中一個大漢走上去從鐵桶中拿起一個勺子,走到火紅的鐵水前,彎腰一舀,跟著甩腰掄臂,滿滿一勺明亮的鐵水潑在城墻上。(請從人物描寫角度品析該句的表達效果)
            ②人們——當然包括我,都是來爭看此地一道奇俗打樹花。(請從寫作手法的角度分析該句的作用)
            (3)文章結尾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組卷:21引用:3難度:0.8

          三、作文。

          • 12.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經意間,有很多珍貴的東西被我們丟失了;或許是一段記憶,或許是一種情感,或許是一種精神,或許是一種思想……
                  請以《重拾_____》為題,補全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④不得透漏真實的人名、校名等相關信息。

            組卷:17引用:2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