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賓縣二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一個完整生態系統的結構應包括( )
A.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B.生物群落及其無機環境 C.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 D.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組卷:7引用:2難度:0.8 -
2.硫細菌在細胞內能利用硫化氫氧化分解釋放的化學能把CO2合成為有機物,反應式:H2S+CO2
S+H2O+(CH2O),據此判斷該生物屬于生態系統中的( )酶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無法判斷 組卷:8引用:6難度:0.8 -
3.下列各項中,正確表示一條食物鏈的是( )
A.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 B.陽光→草→兔→狼 C.草→兔→狼→細菌 D.昆蟲→蛇→鷹 組卷:3引用:5難度:0.7 -
4.能量沿營養級逐級流動過程中,只有小部分被傳遞到下一營養級,其傳遞效率一般為( )
A.<5% B.10%~20% C.20%~30% D.>30% 組卷:26引用:4難度:0.9 -
5.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具有明顯的特點。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能量流動特點的是( )
A.能量流動是單向的 B.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 C.能量流動是沿著食物鏈進行的 D.熱能可以被生產者轉化為化學能 組卷:1引用:4難度:0.7 -
6.一個天然湖泊生態系統中,肉食性動物比草食性動物的數量少得多,原因是( )
A.湖泊中氧氣不足 B.湖泊中動物的密度太大 C.捕食肉食性動物的鳥類過多 D.能量在食物鏈中逐級遞減 組卷:29引用:5難度:0.9 -
7.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物質”的含義及物質循環的特點是( )
A.有機物;循環性、全球性 B.元素;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C.無機物;循環性、全球性 D.元素;循環性、全球性 組卷:28引用:14難度:0.8 -
8.在生態系統中總是不斷地進行物質循環,這種循環是指物質( )
A.在特定生態系統中循環的過程 B.在群落的生物體內循環的過程 C.在生態系統各營養級之間循環的過程 D.在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循環的過程 組卷:1引用:3難度:0.7 -
9.如圖為某生態系統碳循環過程示意圖,其中字母代表生物類型,序號代表過程。據圖判斷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A屬于生產者,D和C屬于消費者,B屬于分解者 B.圖中代表呼吸作用的過程有②③和⑤,①代表的主要是光合作用 C.碳循環具有全球性,以有機物的形式經①④⑥過程流動 D.該圖還缺少化石燃料的燃燒,該途徑容易引起溫室效應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10.“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的這首《秋夕》中描述了夜色中螢火蟲閃閃發光的情景。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螢火蟲發光吸引異性有利于生物種群的繁衍 B.夜色中螢火蟲發的光是一種化學信息 C.可以利用人造熒光誘捕螢火蟲 D.螢火蟲發光可以調節種間關系 組卷:4引用:4難度:0.8 -
11.如圖表示的是物種A與物種B的關系,則物種A與物種B之間的信息傳遞的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傳遞給B B.信息只能由B傳遞給A C.A與B之間可以相互傳遞信息 D.A與B只能從非生物環境中獲取信息 組卷:3引用:7難度:0.8 -
12.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中“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描繪了百姓人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日照時間的長短決定植物的開花期,體現了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 B.可以使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某種蝴蝶的種群密度 C.黃鶯的鳴叫屬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也可來自非生物環境 D.為防止果實被鳥啄食,用音響設備模擬天敵聲音驅趕鳥屬于機械防治 組卷:13引用:5難度:0.8 -
13.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指生態系統具有保持和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生態系統之所以能維持相對穩定,是由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 B.生態系統組成成分越少,食物網越簡單,抵抗力穩定性越高 C.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 D.對于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實施相應的物質和能量投入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14.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草原生態系統因物種單一,其恢復力穩定性差 B.發菜沒有葉綠體,在生態系統中不屬于第一營養級 C.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越強,意味著其營養結構越復雜 D.我國南方熱帶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謝活動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組卷:11引用:3難度:0.5 -
15.下列關于生態平衡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處于生態平衡的生態系統不一定結構平衡 B.生態平衡意味著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恒定不變 C.生態平衡被破壞的原因是惡劣的自然條件 D.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組卷:5引用:1難度:0.6
二、綜合題
-
44.下表是某同學列出的分離土壤中微生物的培養基配方,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培養基配方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0g 尿素 1.0g 瓊脂 15.0g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0mL
(2)在對分離的能分解尿素的細菌進行鑒定時,還需在培養基中加入
(3)采用相應方法測定的活菌數比實際活菌數
(4)有些使用過的培養基在丟棄前需要進行組卷:3引用:1難度:0.7 -
45.科學家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方法,培育出第一個雜種植物:番茄—馬鈴薯(番茄2N=24,馬鈴薯4N=48)。雖然這種植株并沒有像科學家預料的那樣,地上結番茄,地下結馬鈴薯,但卻為植物體細胞雜交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拉開了帷幕。以下為番茄和馬鈴薯體細胞雜交的步驟:
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原理是
(2)過程①利用酶解法得到的結構是
(3)植物體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組卷:12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