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七年級(上)競賽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義,多選、錯選、不選均不給分)
-
1.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是由( )
A.測量者決定的 B.由測量工具的最小刻度決定的 C.由測量工具的量程決定的 D.由測量者、測量工具共同決定 組卷:36引用:1難度:0.5 -
2.為了區別醬油和陳醋,有同學提出:“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這位同學的說法中“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應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猜想與假設 B.收集證據 C.設計實驗 D.得出結論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3.我們從科學課本中已經認識了不少科學家,從中我們知道了科學家對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發展和變化的研究方法是( )
A.科學家就在實驗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現象,得出科學結論 B.科學家就在圖書館里查閱資料得出科學結論 C.科學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學結論 D.科學家不斷提出新問題,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經過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組卷:32引用:6難度:0.8 -
4.“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龍生龍,鳳生鳳”、“含羞草受到碰觸時展開的葉片會合攏”中描述的現象體現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別是( )
①生物能生長
②生物都有遺傳特性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④生物能變異
⑤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③②④ D.③②⑤ 組卷:34引用:1難度:0.5 -
5.棉紅鈴蟲成蛹前結繭保護自身,以抵御不良環境,這是一種保護性適應。但當環境條件有變化時,如金小蜂前來產卵,結果就成了“作繭自縛”,原來的適應變得極不適應了。棉紅鈴蟲的“作繭自縛”和下列何種現象體現同一原理( )
A.非洲肺魚在干旱季節夏眠 B.響尾蛇遇到敵害時尾部發出響聲 C.雷鳥在降雪前換上白色的羽毛 D.震動枝條,竹節蟲跌落僵直不動 組卷:132引用:10難度:0.7 -
6.如圖為光學顯微鏡的相關結構示意圖,其中的①②為物鏡,③④為目鏡。⑤⑥為觀察到的清晰物像時物鏡與玻片之間的距離。下列組合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的是( )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組卷:45引用:5難度:0.5 -
7.小華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某物體長度,三次測量值分別是L1=6.80cm、L2=6.81cm和L3=6.79cm。取其平均值6.80cm作為測量結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L1=6.80cm的測量結果沒有誤差 B.L1=6.80cm也可以記錄成L1=6.8cm C.L2=6.81cm中0.01cm是準確值 D.物體長度可能略大于L=6.80cm 組卷:113引用:4難度:0.5 -
8.生物種類繁多,需要對其進行分類,下列關于生物分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種是最大的分類單位 B.生物分類對于研究生物的親緣關系和生物進化有幫助 C.分類等級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 D.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分類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9.圖中鳥兒“舉家遷徙”的無奈之舉告訴人們,保護動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 )
A.宣傳保護動物的重要性 B.控制有害動物的數量 C.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D.保護動物的棲息地 組卷:40引用:2難度:0.5 -
10.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將它放入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讀數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讀數為6℃.現把該溫度計懸掛在房間里的墻上,觀察它在一天內讀數的變化,最高讀數為33℃,最低讀數為15℃,則這一天內房間里的最高溫度比最低溫度高出( )
A.20℃ B.19℃ C.18℃ D.16.2℃ 組卷:251引用:9難度:0.5 -
11.小剛家的一株野月季上嫁接了兩種栽培月季枝條.第二年春天,在該植株上開出了兩種不同顏色的月季花,這一現象說明( )
A.不同種生物的性狀有差異 B.同種生物的性狀有差異 C.嫁接上去的兩個枝條不屬于同一物種 D.該月季花不同顏色的性狀是由原野月季的遺傳物質決定的 組卷:63引用:5難度:0.5 -
12.白鱀豚、中華鱘、揚子鱷、大鯢是屬于我國保護的珍稀水生動物,它們分別屬于( )
A.魚類 魚類 兩棲類 兩棲類 B.哺乳類 魚類 爬行類 爬行類 C.哺乳類 魚類 爬行類 兩棲類 D.哺乳類 兩棲類 爬行類 兩棲類 組卷:70引用:9難度:0.5 -
13.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假如宇宙飛船能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我們可將火星土壤放入一個密閉的箱子內,然后向箱內通入混合氣體(氣體中無任何生物體)并添加其它所需的營養物質.接著我們可以通過測定氣體中各種物質是否發生變化來得出判斷.這一實驗是基于什么假設進行的?( )
A.具有生命的物體都能進行繁殖 B.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單細胞的生物 C.生物對外界刺激有反應 D.生物能進行呼吸并排出代謝廢物 組卷:37引用:2難度:0.5 -
14.下列動物類群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是( )
A.節肢動物 B.爬行動物 C.環節動物 D.兩棲動物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三、探究與解答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34分)
-
41.疫苗接種被認為是醫學科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發的主要階段包括:分離獲得毒株→制成疫苗→動物實驗→臨床試驗→審批上市。那么如何評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動物實驗】
(1)實驗方案:(圖1)
實驗過程中,B組注射的是
(2)實驗結果:僅A組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相應的特異性抗體,兩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標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認為,通過小鼠實驗篩選出的疫苗,還需要用靈長類動物(如猴)實驗評估疫苗,進一步確認安全有效后,方可進行臨床試驗。從進化角度分析,支持用靈長類動物實驗評估疫苗的理由是
【臨床試驗】疫苗X的生產上市還需要經過三期的臨床試驗。(圖2)分組 志愿者 患病數 疫苗組 10000人 8人 安慰劑組 10000人 160人
注:疫苗保護率=(安慰劑組患病率-疫苗組患病率)÷安慰劑組患病率。
【社會參與】接種疫苗是對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當接種疫苗達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疫情蔓延,因此接種疫苗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健康,更是為了全社會的健康。我們每個公民都應盡打快打疫苗。組卷:159引用:2難度:0.5 -
42.某中學有一個“溫度計探究”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開展了有關溫度計的專題探究。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17世紀時,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曾設計過一種溫度計,其結構為:一根與麥稈粗細相當的玻璃管,一端與雞蛋大小的玻璃泡相連,另一端豎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根據管內水柱的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相應的環境溫度。為了探究“伽利略溫度計”的工作過程,課題小組的同學按照資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測溫裝置,圖中A為一個小塑料瓶,B為飲料吸管,通過一個軟木塞與A連通,管的下端豎直插在一個大水槽中,使吸管內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經過討論,課題組精心設計了一份實驗方案,并認真地進行實驗探究:
(1)在不同溫度下,課題組分別測出了對應的水柱高度h,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溫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鄰高度的高度差Δh(cm) 5.1 5.2 5.1 5.2 5.2
①水柱高度h隨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對應的溫度值,則吸管上溫度的數值從上往下看,上面的數值要 。(選填“大”“小”或“無法確定”)
③若對應的水柱高為40.3厘米,則此時所對應的溫度大約是 。
(2)若要提高此溫度計的精確度,對該裝置有何要求?(寫出一點即可) 。組卷:17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