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2020年單元測試卷(9)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9小題,共38分)
-
1.如圖所示,小芳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下移動 C.為了便于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粗糙的白紙板 D.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大,只需將蠟燭遠離凸透鏡 組卷:102引用:7難度:0.9 -
2.現有五種光學元件如圖甲所示,對圖乙的光路圖,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為( )
A.2或4 B.1或5 C.1或3或5 D.2或3或4 組卷:198引用:5難度:0.9 -
3.如圖是光通過透鏡前、后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608引用:3難度:0.7 -
4.夜晚,下列物體中放出紅外線較多的是( ?。?/h2>
A.草木 B.人 C.巖石 D.河水 組卷:126難度:0.9 -
5.下列圖中所示的四種光學成像中,成實像的是( )
A. B. C. D. 組卷:157難度:0.5 -
6.如圖所示,手握放大鏡,隔著放大鏡看物體,則看到的( ?。?/h2>
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只能是倒立縮小的像 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前三種像都可以看到 組卷:485難度:0.9 -
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凸透鏡、光屏和燭焰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光屏、蠟燭位置互換一下,則( )
A.光屏上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C.光屏上沒有清晰的像 D.光屏上能成正立縮小的像 組卷:48引用:3難度:0.9 -
8.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光的傳播必須有介質 B.凸透鏡既能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又能成倒立等大的虛像 C.用照相機拍攝時,人在鏡中都是虛像 D.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可分解成各種單色光 組卷:150引用:2難度:0.5 -
9.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關于老花眼的成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B.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強 C.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D.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 組卷:168引用:6難度:0.7 -
10.望遠鏡能對遠處的物體進行視角放大,它利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則物鏡和目鏡對被觀察物體所成的像是( ?。?/h2>
A.物鏡和目鏡都成虛像 B.物鏡和目鏡都成實像 C.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D.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組卷:1625引用:32難度:0.9 -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宇航員能在太空中對話,說明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聲音的響度 C.道路兩旁建隔音墻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B超檢查身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的信息 組卷:160引用:29難度:0.9
五、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1分)
-
32.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凸透鏡焦距為10cm。
(1)小明先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整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線上,這樣做的目的是
(2)在圖示位置時,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若將蠟燭向右移動少許,再移動光屏并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像的大小比剛才的像要(選填“大”或“小”)些。
(3)小明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視鏡放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要使光屏上還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動,可將蠟燭適當向(選填“左”或“右”)移動。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33.小明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如圖):
(1)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蠟燭向 (填“上”或“下”)調整。
(2)燭焰放距凸透鏡20cm處,移動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3)使燭焰向右移動2cm,此時應該將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個倒立、(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實像。組卷:93引用:28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