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11 9:30:2
一、單項選擇題(包括20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化學與生活、環境、資源、能源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B.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不能隨意排放 C.利用露天焚燒秸稈來獲得肥料 D.生活垃圾要分類回收 組卷:49引用:3難度:0.6 -
2.下列有關對應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
能導電B.
硬度最大C.
常溫下呈氣態D.
會生銹組卷:20引用:5難度:0.9 -
3.下列變化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 )
A.鐵鍋生銹,液化石油氣燃燒 B.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C.汽油揮發,暖水瓶膽爆炸 D.火藥爆炸,碘的升華 組卷:39引用:13難度:0.9 -
4.化學能指導我們更好的認識、改造、應用物質。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果汁 B.醫用酒精 C.水泥砂漿 D.冰水混合物 組卷:430引用:19難度:0.7 -
5.下列物質的用途及其依據的性質對應正確的是( )
A.金剛石用于制造鉆石——金剛石硬度大 B.石墨用作電池的電極——石墨是一種黑色固體 C.氮氣作糧食瓜果的保護氣——氮氣化學性質穩定 D.氧氣可用于醫療急救——氧氣具有助燃性 組卷:44引用:3難度:0.7 -
6.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性質都不變 B.催化劑可以提高某些化學反應的速率 C.沒有二氧化錳作催化劑,過氧化氫溶液就不會產生氧氣 D.任何化學反應都需要催化劑 組卷:67引用:2難度:0.5 -
7.下列從“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活動得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石蠟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小 B.用小刀可將石蠟切下,說明石蠟的硬度較小 C.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能被點燃,說明白煙是一種新生成的可以燃燒的氣體 D.將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有一層水霧,說明石蠟燃燒有水生成 組卷:133引用:3難度:0.7 -
8.為了除去燈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氣,有些白熾燈在燈絲的支架上附著了少量的某種紅色物質.該物質可能是( )
A.紅色油漆 B.紅磷 C.鐵銹 D.高錳酸鉀 組卷:74引用:4難度:0.9
二、解答題(共6小題,滿分60分)
-
25.化學興趣小組對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如圖1)進行了探究。同學們觀察到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生的大量白煙彌漫到空氣中,最后在石棉網上得到一些白色固體。
(1)寫出鎂條燃燒的符號表達式:
(2)同學們通過稱量發現:在石棉網上收集到產物的質量遠小于鎂條的質量,你認為出現這樣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3)小紅按如圖2裝置改進了實驗,意外發現產物中有少量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黃色固體是什么?
【查閱資料】①氧化鎂為白色固體;
②鎂能與氮氣劇烈反應生成黃色固體氮化鎂(Mg3N2);
③氮化鎂可與水劇烈反應產生氨氣,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并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做出猜想】黃色固體是氮化鎂。
【實驗探究】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取少量黃色固體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少許水,振蕩,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觀察到現象
【得出結論】黃色固體是氮化鎂,嘗試寫出鎂條和氮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反思與交流】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O2的含量,可是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物氧化鎂卻遠多于氮化鎂,合理的解釋是組卷:35引用:1難度:0.5 -
26.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的測定。
[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1)。寫出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
[提出問題]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為什么低于五分之一?
[進行猜想]可能因為
[實驗與交流]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小強采用了如圖所示裝置(銅和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氧化銅黑色固體):在由注射器和具支試管組成密閉系統中留有25mL空氣,給裝有銅粉的具支試管加熱,同時緩慢推拉注射器活塞,待注射器活塞穩定后,觀察密閉系統內空氣體積變化。在實驗加熱過程中,具支試管上的小氣球作用是
小強測得實驗結果如下:反應前裝置內氣體總體積 反應后裝置內氣體總體積 25mL 22mL
a.加入銅絲量太少
b.加入銅絲量太多
c.沒有推拉注射器活塞
d.讀數時沒有冷卻至室溫組卷:6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