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九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布:2024/10/17 0:0:1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請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一帶一路”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古絲綢之路將我國的發明和技術傳送到國外。下列古代生產工藝中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39難度:0.5
          • 2.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基本保證,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 ?。?/h2>

            組卷:1引用:4難度:0.5
          • 3.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組卷:2難度:0.5
          • 4.下列化學式與括號中的俗稱表示同一種物質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5.小明在實驗室發現一瓶無色溶液,由于標簽殘缺不全。下列對這瓶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3引用:3難度:0.5
          • 6.如圖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幣。在選擇鑄造紀念幣的材料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

            組卷:40引用:2難度:0.5
          • 7.下列關于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25引用:4難度:0.5
          • 8.先秦時期,人們就知道在水中加入草木灰(含有K2CO3)來提高洗滌衣物的效果。下列物質與K2CO3溶液一樣呈堿性的是( ?。?br />

            組卷:121引用:6難度:0.5
          • 9.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我區各校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陽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下列勞動項目中涉及的科學知識描述錯誤的是( ?。?br />
            選項 勞動項目 科學知識
            A 烹飪服務:用小蘇打發面,做包子 利用碳酸鈉分解產生二氧化碳,使面團松軟
            B 學農活動:用廚余垃圾制肥料 廚余垃圾中含有N、P、K等植物所需的元素
            C 家務勞動:用白醋去除水壺中的水垢 醋酸能與水垢中的CaCO3、MgCO3等物質反應
            D 生活妙招:用紫甘藍制作酸堿指示劑 紫甘藍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環境中顯色不同

            組卷:34引用:4難度:0.5
          • 10.判斷物質之間是否發生化學反應需要證據支持。下列各組物質中,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發生的是( ?。?/h2>

            組卷:58引用:2難度:0.5
          • 11.為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是雜質),下列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 操作方法
            A Fe(Fe2O3 加入過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
            B CaO 粉末(CaCO3粉末) 加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
            C NaOH 溶液(Na2CO3 加入氯化鈣至恰好不再產生白色沉淀
            D CuSO4溶液(硫酸) 加入過量CuO粉末,充分反應后過濾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12.下列物質能在pH=13的無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h2>

            組卷:95引用:5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2分)

          • 35.某同學用石灰石(雜質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在準備將反應后的廢液倒進廢液缸時,發現實驗桌上有一瓶未知質量分數的Na2CO3溶液,他決定利用該廢液,測定Na2C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他將廢液過濾,然后向濾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過程中,開始時沒有發現沉淀生成,但卻看到溶液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液中的溶質含有
             
            (填化學式)。
            (2)Na2CO3溶液從0加到5克的過程中,溶液pH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計算Na2C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36.實驗室有一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樣品中只含碳酸鈉雜質,且成分均勻),為測定樣品組成,稱取10g氫氧化鈉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40g水完全溶解,將120g稀鹽酸平均分6份依次加入到燒杯中(燒杯的質量為50g),每次充分反應后都用電子天平進行稱量(假設產生的氣體完全逸出),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克) 20 20 20 20 20 20
            電子天平的示數(克) 120 140 160 179.1 m 218.9
            圖表示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加入稀鹽酸質量的關系。
            (1)小科認為:滴加稀鹽酸,若氫氧化鈉溶液不變質,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氫氧化鈉變質的量越多,產生的二氧化碳越多;氫氧化鈉完全變質,產生的二氧化碳最多。于是小科推測: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變質的量越多,完全反應所需的稀鹽酸的質量越大。請判斷小科的推測是否正確:
             

            (2)分析表格數據和圖像,判斷表中m的值為
             
            ,a的值為
             
            。
            (3)列式計算該份氫氧化鈉樣品變質前的質量。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