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東省廣東市華南師大附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
發布:2024/12/13 1:0:2
一、不定項選擇題(25題,每題4分,共100分)
-
1.關于力學單位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kg、N、m/s都是導出單位 B.kg、m、N是基本單位 C.在國際單位制中,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才是F=ma D.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是kg,也可以是g 組卷:169引用:11難度:0.9 -
2.以下是課本中四幅插圖,關于這四幅插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中學生從起立到站直的過程中,體重計的示數先減小后增大B.
圖中賽車的質量較小,卻安裝著牽引力很大的發動機,目的是獲得很大的加速度C.
圖中海豚的身體呈流線型,是為了增大海豚的浮力D.
圖中運動員推開冰壺后,冰壺在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組卷:24引用:11難度:0.9 -
3.如圖所示,運動員“3m跳板跳水”運動的過程可簡化為:運動員走上跳板,將跳板從水平位置B壓到最低點C,跳板又將運動員豎直向上彈到最高點A,然后運動員做自由落體運動,豎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向下運動(B→C)的過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對板的壓力先減小后增大 B.運動員向下運動(B→C)的過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對板的壓力一直增大 C.運動員向上運動(C→B)的過程中,超重,對板的壓力先增大后減小 D.運動員向上運動(C→B)的過程中,超重,對板的壓力一直減小 組卷:280引用:15難度:0.9 -
4.竹蜻蜓是一種我國傳統的民間兒童玩具,流傳甚廣。如圖所示,竹蜻蜓由竹柄和“翅膀”兩部分組成。玩兒時,雙手一搓竹柄,然后雙手松開,竹蜻蜓就會旋轉著飛上天空,過一會兒落下來。松手后,關于竹蜻蜓和空氣間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竹蜻蜓對空氣的作用力大于空氣對竹蜻蜓的作用力 B.竹蜻蜓對空氣的作用力小于空氣對竹蜻蜓的作用力 C.竹蜻蜓對空氣的作用力大小等于空氣對竹蜻蜓的作用力 D.竹蜻蜓對空氣的作用力與空氣對竹蜻蜓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組卷:120引用:5難度:0.7 -
5.如圖所示,小球A、B、C的質量均為m,A、B間用細線相連,B、C間用輕質彈簧k1相連,然后用輕質彈簧k2懸掛而靜止,則在剪斷A、B間細線的瞬間,A、B、C的加速度分別是( )
A.aA=3g,aB=2g,aC=0 B.aA=0,aB=g,aC=g C.aA=2g,aB=2g,aC=0 D.aA=g,aB=2g,aC=g 組卷:198引用:7難度:0.7 -
6.下面是摘自上個世紀美國報紙上的一篇文章:
阿波羅登月火箭在脫離地球飛向月球的過程中,宇航員通過無線電與在家中上小學的兒子湯姆通話.宇航員:“湯姆,我們現在已關閉了火箭上所有的發動機,正向月球飛去.”湯姆:“你們關閉了所有的發動機,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動火箭向前運動呢?”宇航員猶豫了半天,說:“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動火箭向前運動吧.”
若不計天體對火箭的引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湯姆問話所體現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宇航員答話所體現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宇航員答話所體現的物理思想是“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D.宇航員答話的真實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慣性飛行 組卷:280引用:19難度:0.9 -
7.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有半徑為R和2R的兩個圓,兩圓的最高點相切,切點為A,B和C分別是小圓和大圓上的兩個點,其中AB長為
R,AC長為22R.現沿AB和AC建立兩條光滑軌道,自A處由靜止釋放小球,已知小球沿AB軌道運動到B點所用時間為t1,沿AC軌道運動到C點所用時間為t2,則t1與t2之比為( )2A.1: 2B.1:2 C.1: 3D.1:3 組卷:133引用:8難度:0.7 -
8.在一東西向的水平直鐵軌上,停放著一列已用掛鉤鏈接好的車廂。當機車在東邊拉著這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東行駛時,鏈接某兩相鄰車廂的掛鉤P和Q間的拉力大小為F;當機車在西邊拉著這列車廂以大小為
a的加速度向西行駛時,鏈接某兩相鄰車廂的掛鉤P和Q間的拉力大小仍為F.不計車廂與鐵軌間的摩擦,每節車廂質量相同,則這列車廂的節數可能為( )23A.8 B.13 C.15 D.18 組卷:70引用:2難度:0.5
一、不定項選擇題(25題,每題4分,共100分)
-
24.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木板靜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時刻滑塊從板的左端以速度v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與滑塊間存在摩擦,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滑塊的v-t圖象可能是( )
A. B. C. D. 組卷:151引用:3難度:0.5 -
25.如圖甲所示,為測定物體沖上粗糙斜面能達到的最大位移x與斜面傾角θ的關系,將某一物體每次以不變的初速率v0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推出,調節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實驗測得x與斜面傾角θ的關系如圖乙所示,g取10m/s2,根據圖象可求出( )
A.物體的初速率v0=3m/s B.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75 C.取不同的傾角θ,物體在斜面上能達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xmin=1.44m D.當某次θ=30°時,物體達到最大位移后將沿斜面下滑 組卷:571引用:3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