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中考語文適應性試卷
發布:2024/5/4 8:0:8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
1.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花開富貴,錦繡中華。今夜,我們都是看花的人,無論您身處南國還是北疆,相信總有àng然綻放的鮮花,迎來神州大地第一縷春光。天地迎春,萬象更新。今夜,我們都是種花的人,在這喜慶吉祥的除夕夜,在這花枝招展的春光里,讓我們播種下最美好的心愿和希望。辭舊迎新,冬去春來。今夜,我們還是告別的人,讓我們和過去一年所有的艱難、煩惱說句再見。我們相信,堅韌不拔的中國人定能抖擻精神,奮楫再出發。
(1)根據拼音寫漢字并給加點字注音。
àng
縷
(2)下列詞語在文段中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綻放
B.花枝招展
C.堅韌不拔
D.奮楫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空間站的順利建設是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影響力和自信心同步增長的縮影。(這個句子的主干是“建設是縮影”) B.一部作品能否立得住、留得下、傳得開,關鍵看能不能經得起讀者的檢驗。(這個句子沒有語病) C.《春望》的作者杜甫讀書時絕對無法讀到的詩有《觀滄海》。 D.話劇劇本主要由人物對話組成,有時也會安排大段獨白表達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組卷:40引用:1難度:0.7 -
3.將冰心《繁星?春水》中散亂的詩句重新組合成一首小詩,語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從百花里吸出不同的香汁來
②是能溶化的作家
③釀成它獨創的甜蜜
④蜜蜂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組卷:11引用:2難度:0.8 -
4.詩文默寫。
(1)
(2)冬去春來,新年的花一定會開,這是春天的承諾。待到三月時,“芳草鮮美,
(3)家園何在?中國人在文學與哲學里,執念于斯,長久叩問。你聽,“濁酒一杯家萬里,組卷:4引用:1難度:0.8
三、閱讀與鑒賞(47分)
-
11.議論文閱讀。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①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在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引用了古語“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并作出闡釋:“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
②這句古語出自蘇軾的名篇《思治論》,原文為:“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蘇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古代那些成功的人,他們能向最難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靠的是什么呢?對此,他給出答案:“發之以勇,守之以專,達之以強”,也就是說,在理想已經確定、目標已經明晰的情況下,就應當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矢志不移、攻堅克難。只有這樣,事業才能夠獲得成功。為了說明這個道理,蘇軾舉了一些歷史中的典型例子,指出他們成事的原因,都在于具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的遠見與勇氣、決心與氣魄。
③古往今來,凡成功的事業,無不與困難和險阻相伴。“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民族是一個有志氣的民族,長城、黃河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正是因為它們體現了我們民族“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迎難而上、堅不可摧的意志。古代文學作品中,既有“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情懷信念,也有“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毅擔當,亦有“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定執著。司馬遷忍辱負重,數十年殫精竭慮鑄就史家之絕唱;玄奘西行取經,前后歷時近二十年、五萬里行程;李時珍嘗百草,遍閱數百種書籍、記錄上千萬字筆記,二十余年成就《本草綱目》……回看歷史上那些仁人志士,永葆高遠的志向不墮、永守前進的定力不渝,哪怕萬水千山、千難萬險,始終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④“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體現了立志高遠的胸懷、遇難不懼的定力。迎難而上,并非逆潮而動,恰恰是在迷霧重重中看到了歷史前進的規律與方向,于是克服一切困難,也要不斷向前走去。這種蘊含于內的頑強力量、外化于形的堅韌氣質,千百年來始終激勵著中華民族不畏風雨、不屈不撓、砥礪前行,書寫出綿延不斷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⑤一百多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于民族危亡之際。從那一刻起,我們黨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從爬雪山、過草地的堅定無畏,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沖天干勁,從“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豪情,到“認準的事,背著石頭上山也要干”的攻堅魄力……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忘記為何出發,為誰奮斗,“百年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歷程何其艱辛又何其偉大。”
⑥偉大而艱巨的事業,總是在接續奮斗中前進。今天的中國,已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起點上。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彰顯的是大國大黨的自信,表達的是從容清醒的定力,傳遞的是埋頭苦干的意志,讓人們看到一個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氣度、一個百年政黨面對未來的胸襟。
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當辭舊迎新,總會念及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浩然之氣,倍增前行信心。”這種浩然之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奔涌在每一個中國人身上,讓我們無論前路多難,始終不忘初心,不渝其志。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選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3年01月2日)(1)通讀全文,作者主要表達的觀點是
A.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B.“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體現了立志高遠的胸懷、遇難不懼的定力。
C.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D.我們要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
(2)梳理文章論證思路,完成下面思維導圖。
(3)選文第③段在行文過程中引用了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請說說它們的作用和表達效果。
(4)請說說第⑦段中加點關聯詞“只要”“就”的使用,起到什么作用。組卷:72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與表達(50分)
-
12.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
中華兒女從不缺少燃燒的斗志,也從不缺少溫暖人心、燃燒自己為家國的廣闊胸懷,“燃”精神成為刻入中華文化的鮮明印記。“燃”是生命的高峰,是理想的高光,高燃的人生豐富多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青春的奔揚;“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是理想的奔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意志的奔放。只要我們心懷夢想,眼里有光,就能點燃當下,照亮未來。
這則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任選一個任務,寫一篇文章。
任務一:請以“燃”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任務二:請以《高燃的人生更可貴》為題目,寫一篇演講稿,談談由這段話引起的思考與認識。
要求:①若選題一,自擬題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字數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與考生信息相關的表述。組卷: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