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你把所選答案標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開幕式發賀詞:“俄羅斯著名作家果戈理說過,青春之所以幸福,是因為擁有未來。”這句話詮釋了( )
A.擁有青春意味著迎接新的挑戰 B.擁有青春,一定能實現夢想 C.青春可以使我們一切從頭再來 D.青春將使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組卷:42引用:26難度:0.9 -
2.2022年3月2日,《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獲得“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有:跨世紀的偉大物理學家楊振寧;14歲參軍,先后10次負傷,3次立功的朱彥夫;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打破男子1000米亞洲記錄的蘇炳添;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中國航天必將行穩致遠的中國航天人;拍攝脫貧攻堅紀錄片《無窮之路》的陳貝兒……學習這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跡( )
①能夠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②有利于我們汲取榜樣的力量,追求“至善”的境界
③能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使我們充滿正能量,讓青春更美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3.2021年感動中國人物江夢南半歲失聰,在父母的幫助下,她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堅持求學,考取清華博士。江夢南的事跡告訴我們( )
①身處逆境是成才的必備條件
②挫折越多越好,要磨礪堅強的意志
③要培養自立自強的生活態度
④要正確對待挫折,增強生命的韌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4.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展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網上各種信息呈爆炸式增長,關于疫情“年輕人不易傳染”“5G傳播新冠病毒”等“網傳”、“聽說”類謠言混淆其中,讓我們摸不著頭腦。青少年要抵制此類謠言,需要培養( )
①獨立意識
②創造能力
③批判精神
④自理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11引用:6難度:0.8 -
5.趙永久,一位月收入2000多元的保潔員,每月捐工資三分之一,三十多年來捐資助學數目超過了 十六、七萬元,先后資助三十七名貧困學子。他的事跡告訴我們,“止于至善”( )
①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
②就是要傾其所有幫助別人
③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
④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67引用:16難度:0.7 -
6.2021年4月13日,王霜的一傳一射,幫助中國隊以總比分4:3的成績戰勝韓國女足,并拿到東京奧運會亞洲區最后的“入場券”。有網友評論道:“女生強悍起來原來可以這樣霸氣!”這啟示我們( )
A.男女生在生理特征上的差異逐漸消失 B.性別特征不是與生俱來的,可以通過后天培養 C.要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尊重多元化 D.新時代審美在變化,陽剛美成為新寵 組卷:55引用:4難度:0.7 -
7.2021年2月,覃某某因心情不好劃爛商場約總價1.6萬的衣服,被刑事拘留。警示我們( )
A.負面情緒必然導致違法 B.消極情緒無法控制和把握,只能任其左右 C.消極情緒需要恰當調控 D.情緒的表達是自己的事情,與其他人無關 組卷:5引用:3難度:0.8 -
8.觀察漫畫,你應該對漫畫中那些猶豫不決的人說( )
①傳遞情感正能量需要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影響環境
②傳遞情感的正能量需要我們被動地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③生命拒絕冷漠,需要用我們的真誠去感動、改變他人
④人與人要在相互依存和彼此關切中感受溫暖、傳遞溫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組卷:69引用:10難度:0.7 -
9.4月2日是國際“枕頭大戰日”,參加者在活動當天自帶枕頭互相擊打。“大戰”結束后,大家把“戰地”清理干凈。這種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的方法是( )
A.轉移注意法 B.合理宣泄法 C.放松訓練法 D.改變認知法 組卷:157引用:12難度:0.7 -
10.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位解放軍戰士在升國旗行注目禮時情不自禁流淚,這樣的瞬間令人動容。“所有的驕傲與熱愛化作一行熱淚”,北京冬奧盛會帶來了熾熱的情感互動,也催生了持久的精神力量。這種情感主要是指( )
A.愛國情感 B.正義感 C.安全感 D.責任感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11.一道菜中,佐料是個體,但倘若沒有這個個體,菜的味道就要大打折扣了,但這個個體也不能太過,太過,這道菜恐怕也難以入口。這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A.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是不會存在矛盾的 B.在集體中每個個體都能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 C.堅持集體主義,就不能關注個人的利益 D.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組卷:36引用:23難度:0.7
二.【關心集體熱愛祖國】
-
33.2022 年春季,廣州、南京、鄭州等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引起大家廣泛的關注和思考。請你閱讀如圖漫畫,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請你為該漫畫情景設計一個結局,并根據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有關知識,點評這一行為。(至少三個方面)組卷:8引用:1難度:0.4
二.【法律教育健康成長】
-
3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2021 年10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由全國人大通過,并由2022年1月1日實施。一系列法律的出臺,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某校七(1)班學生學習完“法律伴我們成長”的內容后,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讓他們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現請你參與進來。
【知識比拼】
(1)班會課上,為考查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三條法律時事新聞,請你將下面的表格填寫完整。時事熱點 體現的法律特征 近年來,我國反腐力度不斷加大,“老虎”“蒼蠅”一起打,一大批貪官紛紛落馬 ①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②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些人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受到了法律的嚴厲制裁 ③
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歷來是一年一度“兩會”的熱點話題。在2019年3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工作報告中通報了一年來在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活動上所做的各種努力,并對進一步維護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作了闡述。
(2)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活動上所做的各種努力體現了怎樣的特殊保護。
(3)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是法律的主要作用,除此之外,你還知道法律的哪些作用?(兩方面即可)
【踐行法治】
“熊孩子”是一個網絡流行語,已經被廣泛運用于當今社會。近幾年,關于“熊孩子”的新聞層出不窮,從破壞公物、擾亂公共秩序到傷害自己、他人,甚至是危害社會,均有“熊孩子”的身影。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引起一系列“熊孩子”事件的真兇到底是什么,又應該怎么去預防“熊孩子”的出現。
(4)請你從法律和道德角度,談談作為一名青少年,應如何避免自己成為一名“熊孩子”。(兩方面即可)組卷:4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