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北京市西城區中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布:2024/12/13 16:30:8

          一、基礎?運用。(共14分)

          • 1.社會大課堂,處處皆語文。請閱讀兩段參觀記錄,完成下面各題。
                  (一)小龍同學參觀了北海公園的皇家郵驛,做了如下記錄。閱讀后,請完成問題。
                  信息的記錄和傳遞為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從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殷商甲文到鑄在青銅器上的商周金文,再到篆、隸、草、楷、行,這是記錄信息的漢字字形的變化;從鴻雁傳書到驛站郵政,再到網絡通訊,這是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   ①借助信息的記錄和傳遞,人們的生活經驗代代相傳,文化得以不斷發展。
                  中國古代郵驛起源于殷商時期,至清末裁驛歸郵為止,有三千余年的歷史。隨著我國郵政事業的不斷發展,郵政徽標也在不斷變換。目前使用的是1996年公布的中國郵政徽標,不知道設計者的靈感來自哪里  ②
            (1)對文段中加點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提”的“供”,讀gòng
            B“甲文”的“骨”應寫為“古”
            C“通”的“訊”應寫為“迅”
            D“商”的“殷”讀yīn
            (2)①②兩處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
             

            A.①。 ②。
            B.①。 ②?
            C.①, ②?
            D.①, ②。
            (二)出北海,入故宮,小龍同學參觀了“何以中國”展,做了如下記錄。閱讀后,請完成問題。
            【甲】展覽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視作一條大河,將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融合比擬成河水的源、流、匯。以“源”“流”“匯”三個單元,梳理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展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連綿不絕、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質,彰顯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概括而鮮明地呈現出華夏大地何以中國,中華民族何以偉大,中華文明何以不朽。【乙】本次展覽共展出珍貴文物130余件,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包括陶瓷、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書畫、古籍等類別。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名為“何”的貴族鑄造的一件青銅禮器。器物體方口圓,造型厚重,氣象萬千。何尊腹底鑄有金文12行122字,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東都洛邑的史實,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圖1)【丙】泱泱中華,萬古江河,“何以中國”是中華民族永恒的命題。展廳內,重器凝萬古之志,典籍匯千載之思,此即萬千年來,我百世祖先同心書寫之答案。展廳外,國家日益強大,人民生活安康,此即百余年來,志士先驅砥礪鑄就之答案。今天,中華正崛起,我輩當自強,用智慧和汗水為后世中華子孫,留下“何以中國”的時代答案。【丁】

            (3)“流”的本義指水的移動。根據語境,“源”“流”“匯”的“流”是指:
             

            (4)將下面文字填入上文,最恰當的位置是
             

            當后人回望我們的時候,希望能一如我們凝視前人一樣,滿懷自豪地說:“這,就是中國!”
            A.【甲】
            B.【乙】
            C.【丙】
            D.【丁】
            (5)對畫線句中的成語或修辭方法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概括而鮮明地呈現出華夏大地何以中國,中華民族何以偉大,中華文明何以不朽”,運用排比,全面表達了這次展覽的意義。
            B.“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引人注目”一詞,應換成“刮目相看”,以體現何尊在展覽中的重要地位。
            C.“器物體方口圓,造型厚重,氣象萬千”,“氣象萬千”一詞,應換成“氣韻不凡”,以表現何尊的特點。
            D.“重器凝萬古之志,典籍匯千載之思”,以對偶的形式,既表現了文物的文化價值,又表達了百世祖先對“何以中國”的回答。
            (6)下面兩個“中國郵政”徽標設計,你喜歡哪個?參照前面兩段參觀記錄,說說理由。

            組卷:56引用:3難度:0.3
          • 2.小龍用下一行比上一行多一個字的“寶塔詩”形式,給北海皇家郵驛留言。請你依據參觀記錄,用“寶塔詩”的形式仿寫完成“何以中國”展的留言。
            小龍的留言:看信鴿變手機信息傳遞跨入新時代
            你的留言:似大河源流匯①
             
             

            組卷:20引用:2難度:0.8

          二、古詩文閱讀。(共16分)

          • 3.默寫。
            (1)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①
             
            ,②
             
            。(陶淵明《桃花源記》)
            (2)我們遇到困難,以為沒有出路,但如果堅持前行,常常會豁然開朗。南宋詩人陸游的詩 句“①
             
            ,②
             
            ”就形象地闡明了這一道理。

            組卷:19引用:2難度:0.9

          五、寫作。(4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寫一篇文章。

          • 10.火花是物體燃燒時迸濺的火星,在瞬間閃亮,是生命中綻放的光彩,是頭腦中突發的靈感,是暗夜中不滅的理想……請以“火花”為題,寫一篇文章。不限文體。(詩歌除外)
                  要求:作文內容積極向上,字數在600-800之間,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組卷:23引用:1難度:0.7
          • 11.請以“這是一個好機會”為開頭,發揮想象,寫一篇故事,題目自擬。
                  要求:作文內容積極向上,字數在 600-800 之間,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組卷:15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