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9/6 11:0:13
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填涂。每小題2分,共50分)
-
1.小杰被評為某校“最美少年”。他陽光開朗、朝氣蓬勃;他樂學好問,成績優秀,關愛同學;他興趣廣泛,熱衷馬拉松運動和圍棋;他自覺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小杰成為“最美少年”,使我們認識到( )
①要陶冶情操,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
②評選為“最美少年”必須文化課成績優秀
③專心學習,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④應該培養公民意識,養成親社會行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98引用:26難度:0.7 -
2.曾有人問一位哲人:“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哲人回答:“把它放進大海。”這簡短的對話,揭示的深刻的道理是( )
A.只要生活在社會中,我們就一定能健康成長 B.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 C.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D.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對社會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組卷:64引用:37難度:0.7 -
3.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下列行為有利于人的社會化的是( )
①積極參加社區的環保公益宣傳
②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擴大交往范圍
③努力學習,但對外界的事漠不關心
④收聽新聞聯播,了解國家大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14引用:7難度:0.8 -
4.在家里,“我”是爸媽的乖女兒;在學校,“我”是老師的好學生;在社區,“我”是叔叔阿姨中的小鄰居“我”的身份分別屬于社會關系中的( )
A.血緣關系 地緣關系 業緣關系 B.地緣關系 血緣關系 業緣關系 C.血緣關系 業緣關系 地緣關系 D.業緣關系 地緣關系 血緣關系 組卷:9引用:7難度:0.8 -
5.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旅行活動( )
①能夠引導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學習成長
②有利于學生融入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
③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國情、熱愛祖國
④有利于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各種需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69引用:39難度:0.8 -
6.女兒:網絡生活真精彩,學習購物很方便;媽媽:網絡生活很無奈,虛假信息真煩人。下列觀點能全面反映上述對話的是( )
A.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B.網絡促進人際交往 C.網絡滋生虛假信息 D.網絡推動經濟發展 組卷:112引用:112難度:0.8 -
7.如圖漫畫反映了( )
A.網絡為傳謠言提供了便捷通道 B.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C.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網絡為政治建設搭建了新平臺 組卷:4引用:7難度:0.8 -
8.抖音是一款社交類軟件,通過抖音,可編輯短視頻分享生活、認識朋友、了解歌曲和奇聞趣事。但是某些短視頻出現未成年人禁忌內容,讓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國家網信辦3月28日組織“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對此,青少年應該( )
A.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凈化網絡文化環境 B.培養高雅情趣,抵制不良誘惑 C.提高網絡技術,設計防沉迷軟件 D.防微杜漸,遠離網絡 組卷:41引用:38難度:0.8 -
9.當下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的生活被“微信化”,無論是在工作、開會、旅行還是吃飯,大家總會不自覺地掏出手機查看微信、發微信。享受網絡微信生活,我們應該( )
①抵御網絡,杜絕網癮,做生活的主人
②虛心聽取父母和老師不玩游戲的建議
③增強自制力,不沉溺于網絡微信空間
④遵守網絡微信法律,恪守網絡微信道德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組卷:41引用:33難度:0.7 -
10.《元史?許衡傳》中記載:夏日外出時,眾人爭相摘取路邊的梨解渴,唯獨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勸他:“亂世之時,這梨是沒有主人的。“許衡正色道:“梨無主人,難道我心中也無主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
A.遵守社會規則需要監督、獎懲等外在約束 B.遵守規則需要我們自律,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 C.要積極改進和完善規則 D.不遵守規則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組卷:445引用:72難度:0.7
三、分析說明題(每題12分,共24分。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請使用0.5mm黑色碳素筆作答。)
-
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4歲的中學生小強,偶然跟同學進入網吧玩游戲,但玩了一兩次后他逐漸上癮,甚至發展到遲到、曠課。老師、父母多次勸阻,他依然我行我素。由于父母所給的零花錢有限,小強便開始偷同學的錢。后來,他仗著自己身強體壯,經常在校外以暴力手段向同學索要錢財。為了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
(1)小強哪些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哪些行為是犯罪行為?
(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最本質的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什么都不怕,就怕“熊孩子”過暑假。浙江省杭州市一名11歲的男孩因為沒完成作業被爸爸批評,一氣之下劃傷了小區一整排車,其中還包括自己家的車。民警責令男孩家長對男孩進行批評教育,此外,等待男孩家長的還有車主們厚厚的一沓車輛維修發票。
(3)上述材料中“熊孩子”劃車是什么性質的行為?應承擔什么責任?
(4)不做“熊孩子”,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遠離違法犯罪?組卷:1引用:2難度:0.3 -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9年5月15日,從泰國曼谷飛往上海的某航班上,一位大媽因女兒逛街誤機,坐在飛機艙門處不讓飛機起飛。無獨有偶,5月17日,在哈爾濱113路公交車上,一位大叔坐過站,中途拍車門要求司機停車未果,竟然上前拔走車鑰匙,引起乘客慌。
網友發聲:大媽堵艙門,大叔拔鑰匙,這類事件頻發,規則意識有沒有?
網友跟帖:規則與自由就像孿生兄弟,如果大家都漠視規則,那真正的自由何在?
(1)結合材料談談社會規則的類別和社會規則對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
(2)結合材料談談規則與自由有何關系?
(3)材料啟示我們怎樣遵守和維護社會規則呢?組卷: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