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新版九年級上冊《2.5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019年同步練習卷(浙江省紹興市楊汛橋中學)(1)
發布:2024/12/27 15:30:3
一、
-
1.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
穩 定 性: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階段,它的
生態系統特性:不同的生態系統,自動調節的能力組卷:10引用:1難度:0.4 -
2.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
影響因素:包括組卷:3引用:1難度:0.3
02(基礎題)
-
3.下列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的穩定就是指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穩定不變 B.生態系統具有完整而且穩定不變的營養結構 C.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的收支穩定不變 D.生態系統具有保持系統中各組成成分相對穩定的能力 組卷:12引用:1難度:0.4 -
4.松毛蟲是森林的主要害蟲,人工營造的馬尾松林對松毛蟲的抵抗能力遠不如天然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h2>
A.天然林比人工林成分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強 B.松毛蟲是分解者,分解了大量的馬尾松林 C.人工林的非生物環境不適合馬尾松的生長 D.松毛蟲是消費者,消費者不會危害生產者 組卷:19引用:3難度:0.5 -
5.生態平衡的特點是( ?。?/h2>
A.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種類和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B.具有比較穩定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C.生態系統的各個成分之間,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保持相對平衡 D.以上三點都是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6.某生態系中含有鹿、蛇、貓頭鷹、草、兔、鼠等生物,能使貓頭鷹增多的因子是( ?。?/h2>
A.蛇多、鹿多、草少 B.鹿少、蛇多、鼠少 C.兔少、草少、鼠少 D.蛇少、草多、鹿少 組卷:31難度:0.5
-
7.作為魚米之鄉的嘉興,農田是常見的一種半人工生態系統。農田中除了水稻外,還有與水稻爭奪陽光、養 料、水分和空間的雜草,蝗蟲、二化螟等各種害蟲則以水稻、雜草為食,而青蛙是田園的忠實衛士。
(1)根據上述信息,請寫出該農田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2)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這里的“生產、消費、分解”的對象都是指
(3)農田一旦疏于管理,很快就會變得雜草叢生,蟲害肆虐,原有的穩定狀態就會被破壞。請分析說明農田生態系統為什么容易被破壞。組卷:22引用:3難度:0.5
03(中檔題)
-
8.在一定條件下,森林生態系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這是因為森林生態系統( ?。?/h2>
A.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B.能吸水、蓄水和散失水分 C.有微生物不斷分解有機物 D.能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組卷:264引用:17難度:0.7
-
23.在以植物→美洲兔→猞猁為食物鏈的生態系統中,美洲兔和猞猁的數量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1)這個生態系統所表現出的狀態是
A.永不平衡 B.永遠平衡 C.短暫動態平衡 D.較長時間的動態平衡
(2)猞猁被大量捕殺后,美洲兔的數量變化曲線會出現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不斷上升 D.不受影響
(3)猞猁被大量捕殺后,美洲兔的平均奔跑速度將會
A.升高 B.降低 C.不變 D.無法估計
(4)圖中所示的數量變化曲線可以說明:生態系統內部具有一定程度的組卷:14引用:3難度:0.4 -
24.在生態環境中,各種成分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存在的關系,請分析回答:
(1)在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途徑是
(2)分析如圖能量傳遞的過程,可以推測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
(3)一般地,構成成分越復雜的生態系統,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在食物網中能夠組卷:275引用: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