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聊城市莘縣七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5 2: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

          • 1.促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

            組卷:62引用:38難度:0.9
          • 2.在人類的起源與發展過程中,進化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
            ①使用工具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  ④使用火燒烤食物  ⑤產生語言

            組卷:527引用:43難度:0.3
          • 3.“我是人體內一個長得像小蝌蚪的細胞,我和上億個同伴競爭,穿過重重阻礙,終于在一個狹窄的管道里與我的搭檔相遇并結合成一個新細胞。我們開始分裂,產生更多的細胞,最終在一個寬敞的房子里住下來,開始發育……”下列關于這段話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組卷:188引用:53難度:0.4
          • 4.如圖是女性生殖系統結構示意圖,正常情況下,人體完成受精和胎兒發育的場所分別是(  )

            組卷:49引用:5難度:0.4
          • 5.“告別童年,青春啟航”,青春期是人生最重要最美好的時期。以下對于人體進入青春期后的認識錯誤的是(  )

            組卷:47引用:16難度:0.6
          • 6.兒童缺少哪種無機鹽會影響骨骼的生長發育,易患佝僂病(  )

            組卷:11引用:14難度:0.6
          • 7.探究某種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燒放出的熱能使水溫升高”的方法來測定。某興趣小組對不同食物中的能量進行測定,實驗結果如表。從該小組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四種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食物名稱 花生仁 黃豆 核桃仁 大米
            質量(g) 2 2 2 2
            水(ml) 50 50 50 50
            溫度上升(℃) 52.5 35.8 64.5 21.2

            組卷:540引用:58難度:0.7
          • 8.如圖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A、B、C、D、E)被消化的程度,其中表示脂肪被消化的曲線和部位的是(  )

            組卷:91引用:20難度:0.7
          • 9.“民以食為天”,人的生活離不開營養物質。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組卷:173引用:47難度:0.7
          • 10.題圖為人體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圖,若甲處阻塞,則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

            組卷:447引用:43難度:0.4

          二、識圖作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50分)

          • 31.饅頭是中國人的傳統主食,饅頭中的淀粉等營養物質經過消化和吸收,最終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在探究“消化液對饅頭中淀粉的消化”實驗中,小華同學的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 處理方法 滴加碘液檢驗
            1 2克饅頭屑+2毫升唾液 不變藍
            2 2克饅頭屑+?清水 變藍
            3 2克饅頭屑+2毫升胃液 變藍
            (1)將3支試管都放入37℃溫水中保溫5分鐘,37℃溫水模擬的是人體的
             

            (2)2號試管中應加入
             
            毫升清水。1、2號對照,說明
             
            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3)3號和1、2號對照,說明胃液對淀粉
             
            (填“有”或“沒有”)消化作用。
            (4)如果要進一步探究小腸中的消化液對淀粉是否具有消化作用,需要設置試管4,該試管中加入的物質應為
             
            (填“唾液”、“胃液”或“小腸中的消化液”),碘液檢驗的預期結果是
             
            (填“變藍”或“不變藍”)。

            組卷:54引用:6難度:0.3
          • 32.如圖是檢驗呼出氣體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實驗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在“呼吸處”作緩慢的吸氣和呼氣動作。吸氣時,用夾子夾緊B管的橡皮管;呼氣時,夾緊A管的橡皮管。進行多次后,
             
            (填“A”或“B”)試管內的石灰水變渾濁了。證明呼出的氣體中
             
            增多,氧氣減少。
            (2)在實驗中設置A試管的目的是:
             

            (3)二氧化碳是組織細胞進行
             
            作用產生的,最后由呼吸系統排出體外。該系統主要由呼吸道和
             
            組成。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