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南昌市復興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11/4 2:0:2

          一、填空題(共16分,每空1分)

          • 1.我國的“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月球采樣返回,航天器的外殼要求輕巧、耐高溫,因此航天器的外殼應具有的物理特性是密度較
            ,熔點較

            組卷:154引用:6難度:0.6
          • 2.國慶期間,觀看電影《長津湖》時,大家自覺把手機設置成靜音狀態,這是在
            處控制噪聲,影片中通過聲音能分辨不同的角色是因為
            (選填聲音的特性)不同,銀幕常用
            (選填“粗糙”或“光滑”)白屏,是因為白屏能反射
            顏色的色光。

            組卷:70引用:3難度:0.8
          • 3.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主要利用了
            知識;當一束光斜射到鏡面上時,反射角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人迎著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卻看不到反射光,這是由于發生了
            (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

            組卷:64引用:1難度:0.5
          • 4.利用超聲波可以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夠傳遞
            。中考期間學校路段禁止鳴笛,這是在
            減弱噪聲。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5.在發生中暑的人身上擦拭酒精可以幫助其散去身上的熱量,這是因為酒精在
            (填一種物態變化的名稱)時要吸熱;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對釜的鑄造有“鐵化如水,以泥固純鐵柄杓從嘴受注”這樣的記載,其中“鐵化如水”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填一種物態變化的名稱)。

            組卷:48引用:3難度:0.8
          • 6.在“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的實驗中,小明對甲、乙兩種物質進行了探究。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得到的信息可知:其中密度較小的是
            (選填“甲”或“乙”),甲的密度為
            g/cm3,乙的密度為
            kg/m3.

            組卷:447引用:6難度:0.6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35分,每小題7分)

          • 18.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1)為了更清晰地顯示光路,白色硬紙板的表面應
            (選填“光滑”或“粗糙”)些,從不同方向都能在紙板上看到光線,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生了
            反射。
            (2)如圖甲所示,使一束光貼著紙板E入射到O點,觀察反射光,改變入射光角度發現反射光線始終在紙板F上,說明:

            (3)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如圖乙,把紙板NOF向后折,光沿EO入射,在紙板NO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說明

            (4)由實驗可得:反射角
            (選填“>”“=”或“<”)入射角。
            (5)有一同學也把一束光貼著紙板E射到O點,但紙板并未與平面鏡垂直,他
            (選填“能”或“不能”)在紙板F上看到反射光線。

            組卷:75引用:4難度:0.7
          • 19.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出問題:小明通過前面物理知識的學習,知道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在活動課中,他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手指(如圖甲所示),看到手指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下同)的像;然后再用它觀察遠處的房屋(如圖乙所示),看到房屋
            (正立、倒立)
            的像。

            他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進行猜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
            有關。
            設計并進行實驗:
            小明在右圖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斷改變蠟燭與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鏡的距離/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40 13.5 縮小
            30 15 縮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沒有像
            8 光屏上沒有像
            結論與應用:
            (1)分析數據可知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時發現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就越

            (2)如圖所示,小明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視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
            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C.將光屏適當移近凸透鏡或將蠟燭適當移近凸透鏡
            D.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組卷:972引用:4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