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四川省遂寧市射洪中學外國語實驗學校教育聯盟八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7 0:0:2
一、選擇題(40個,每個1.5分,共60分)
-
1.下列選項中不能對自然發生論起支持作用的是( )
A.腐草化螢 B.腐肉生蛆 C.淤泥生鼠 D.女媧造人 組卷:50引用:1難度:0.5 -
2.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發生,19世紀60年代巴斯德設計了( )
A.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的實驗裝置 B.著名的“鵝頸燒瓶”實驗 C.生物進化記錄表 D.“腐肉生蛆”的實驗 組卷:3引用:4難度:0.9 -
3.原始生命形成的場所是( )
A.原始大氣 B.原始海洋 C.陸地上 D.大氣層中 組卷:38引用:62難度:0.9 -
4.米勒的實驗支持下列哪種觀點( )
A.原始生命來自其他星球 B.原始生命是由神創造的 C.在類似于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小分子形成有機小分子是可能的 D.生物只能來自于生物 組卷:62引用:3難度:0.5 -
5.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唯一證據 B.“始祖鳥”化石是古代爬行類動物進化成為鳥類的典型證據 C.在越新形成的地層里的化石越簡單,越低等 D.生物進化都遵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規律 組卷:28引用:1難度:0.6 -
6.中生代陸地上繁盛的動植物分別是( )
A.爬行類、蕨類 B.爬行類、裸子植物 C.哺乳類、被子植物 D.魚類、藻類 組卷:13引用:5難度:0.9 -
7.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啄木鳥的長舌是啄食樹洞中的昆蟲時,經常伸長的結果 B.狼和鹿都很敏捷善跑是長期進化中相互選擇的結果 C.洞穴中的盲魚是定向變異的產物 D.雄孔雀漂亮的長尾是由其意愿決定的 組卷:125引用:2難度:0.3 -
8.達爾文所說的自然選擇是指( )
A.生物同時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C.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D.自然界找不出兩株完全相同的植物 組卷:13引用:5難度:0.9 -
9.使用某農藥防治農林害蟲,開始效果很顯著,但長期使用后,效果越來越差.其原因是( )
A.害蟲對農藥進行了定向選擇 B.害蟲為適應環境定向發生了抗藥性變異 C.農藥對害蟲的抗藥性進行了定向選擇 D.害蟲接觸殺蟲劑后,慢慢產生抗藥性 組卷:11引用:2難度:0.9 -
10.下列不屬于現代類人猿的是( )
A.長臂猿 B.大猩猩 C.黑猩猩 D.狒狒 組卷:16引用:5難度:0.7 -
11.下列哪一種代表與其它三種不屬于人類進化的同一個階段( )
A.云南元謀人 B.北京猿人 C.山頂洞人 D.藍田直立人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12.在生物的七個分類等級中,所含生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
A.種 B.科 C.門 D.綱 組卷:43引用:65難度:0.9 -
13.下列關于大熊貓的學名正確的表示方法是( )
A.Ailuropoda Melanonleuca B.ailuropoda melanonleuca C.Ailuropoda melanonleuca D.ailuropoda Melanonleuca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14.下列不屬于藻類植物的特征的是( )
A.絕大多數生活在水中 B.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C.細胞里都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和葉綠體 D.細胞里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組卷:9引用:4難度:0.7 -
15.苔蘚植物可以作為環境監測的指示植物,是因為( )
A.植株非常矮小,容易死亡 B.有假根,能從土壤吸收有毒物質 C.葉片只有一層細胞組成,毒氣容易侵入 D.有輸導組織,有毒物質容易擴散 組卷:42引用:25難度:0.9 -
16.蕨類植物一般比苔蘚植物高大,原因是蕨類植物( )
A.受精作用不受水的限制 B.有假根和莖、葉 C.有根、莖、葉及輸導組織 D.靠種子繁殖 組卷:111引用:41難度:0.9 -
17.關于藻類、苔蘚、蕨類植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苔蘚植物沒有真正的根 B.苔蘚、蕨類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 C.苔蘚靠孢子繁殖后代,蕨類植物靠種子繁殖后代 D.苔蘚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敏感,可作為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組卷:7引用:2難度:0.7
三、解答題(每空2分,共30分)
-
50.如圖為森林生態系統的食物網,據圖填空。
(1)除圖中所示生物外,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缺少
(2)圖中共有
(3)該食物網中,儲存能量最多的生物是組卷:4引用:1難度:0.4 -
51.如圖是意大利醫生雷迪的實驗裝置,據圖回答:
(1)A與B中均無蛆出現,而C則
(2)B與C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實驗變量是
(3)實驗結果表明,C中的蛆來自
(4)此實驗推翻了“腐肉生蛆”的
(5)雷迪在實驗中沒有解釋的現象是組卷:10引用:2難度:0.6